Writing|答辩·《从社会性别看妇女问题》︱张赟:何为两性公共空间( 四 )


Writing|答辩·《从社会性别看妇女问题》︱张赟:何为两性公共空间
文章图片

1898《女学报》
曹老师提出的“许多清末民初的中国女报人 , 在文言和白话之间更加偏向于文言 , 其背后涉及更深层的近代语言转型”这一观点 , 我深以为然 。 她进而认为 , 1898《女学报》的女作者偏向文言的写作实践 , 是由于“她们无意中继承了父权文化中的文言‘权威’” , 而非源自我在书中提出的这些改良精英知识女性“身份认同更偏向精英男性阶层”这一观点 。 事实上 , 我这一论点的提出 , 是结合了当时女学报的主编主笔们关于“文白之争”这一具体语境 。 当时薛绍徽等人已经明确意识到运用白话写作 , 可以启蒙下层女性 , 而男性知识分子对整个女界的批判 , 使得她们认识到要联合广大女子 , 因为她们也是“女界”中的一分子 。 然而她们又认为在阶层上她们其实与批判女界的男性精英其实是一致的 , 加之她们身上深厚的“才女”文化熏陶和以及这一传统代表的明显阶层烙印 , 让她们很难真正做到认同广大女界 。 所以我认为她们对上流阶层的认同 , 与精英男性的阶层认同一致 。 但即便绝大多数主笔依然用文言写作 , 《女学报》中还是出现了一个纯熟运用白话体写作的女作者潘璇 。 可见 , 由写作带来的认同转向在中国女报初生之时便已萌芽 。
曹老师还提到了我在书中所谈皆为一些比较著名的女子期刊 , 较少引征其它“小”材料的问题 。 对于这一处理材料的方式 , 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解释和补充 。 首先 , 我认为虽然对研究者而言 , 有些女子刊物可能确实已经耳熟能详 , 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从这些“大”材料中探究新问题 。 以我第二章中对“女界”的探讨为例 , 虽然学界对《女子世界》《中国新女界杂志》《天义》这三份女报分别都有很详尽的文本细读研究 , 但当前并未有研究注意在这三份刊物中 , “女界”这一概念的复杂意涵以及“女界”作为一个有效分析范畴的重要性等问题 。 以“女界”作为分析范畴 , 可以重新审视二十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和女权主义、女子与国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议题 。 第二个原因依然与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有关 , 我试图找出一条可以连贯分析不同类型女子刊物的新途径 , 而非仅专注一份刊物并以此作辐射和延伸 。 我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仅以专注一份刊物带来的枝蔓过多等问题 , 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有趣的材料 。 曹老师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 她提到运用更多的、甚至互为矛盾的资料去梳理和展现“女界”这一概念的多面性 , 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可供后续研究的视角 。
我提出的“两性公共空间”研究方法 , 是试图对清末民初的几个重要类型下的主要女报和期刊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重新解读材料的一次理论和方法论尝试 。 之所以强调“两性公共空间” , 目的是为了凸显性别与国族议题交织下两性书写之间展现的互动和张力 , 确实 , 我们应该避免以目的论的视角去从历史文本中强行搜寻女性的能动性 , 但也不能任由这些幽微的、艰难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性凸显的时刻掩埋在历史的洪流中 。 最后 , 我要再次感谢两位书评人的宝贵意见和批评 , 期待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
Writing|答辩·《从社会性别看妇女问题》︱张赟:何为两性公共空间
文章图片

《妇女时报》第一期封面 , 1911
在我们的后续讨论中 , 曹晓华老师提及 , 晚清白话文报刊资料中存在男性作者模仿女子口吻进行如演坛、白话演绎这类贴近白话的书面写作的情况 。 曹老师指出 ,这类白话政论文写作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 男性主动用白话讨论女性议题;改换人称 , 用敬告姊妹们或者我的姊姊妹妹们 , 虚构出一种集体身份;有意使用方言词、语气词 , 用一种聊家常的口吻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行文 (参见曹晓华《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的萌芽(1898-1911)》 , 即出) 。 曹老师提供的材料和视角对我们从更广阔的晚清白话文书写的大背景下去看待白话文与性别化写作这一议题十分有裨益 。 从曹老师提供的视点出发 , 或许有更多论题可供讨论和发掘 , 例如 , 男性用女性化口吻进行白话书写的情况有多普遍 , 主要涉及的关于女子问题的议题有哪些 , 讨论有多深入 , 在这些书写中是否体现出明显的认同女性的倾向(除去行文开篇经常引用的“同胞姐妹”称呼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