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胡缵宗在苏州:一段陇水与太湖的文化交汇史( 五 )


嘉靖四年(1524)正月初一,胡缵宗奉召营葬王鏊于陆巷梁家山之原。

1527年农历六月,胡缵宗升任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离任苏州的情景,王宠在《送天水胡公序》里写道:
吴民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公去我乎?民将安归?”
正如安庆士民为其刻立“去思牌”一样,苏州的士人念其治苏有方,也立了一方“吴郡守天水胡公去思碑”,以资怀念。去思牌,亦称“德政碑”,古代碑志之一种。旧时官吏离任后,若有地方士绅颂扬其德政,往往会著文勒碑,以表思念之意。苏州的胡缵宗去思碑立于嘉靖十五年(1536)十二月初一,进士、苏州府同知钟鉴书并篆额。碑文系明代吏部左侍郎摄尚书事徐缙所撰,其中一节,谈到了胡缵宗在苏州的政绩:
嘉靖癸未,天水胡公来守是邦,予时承乏侍从,闻吴郡太守贤声籍籍也。始问之,乡人日:“太守甫下车,察郡下多鼠恣,持法稍严,既以宽大。翕张之布,约法禁习浮屠异教。俾孝弟力田,婚丧奢靡,务出于俭约,尤重农务。视籍额税民田,胥吏阴窃,筹算非额者,悉从罢革,凡十三万有奇。至于曰金花、曰白银者,一视正税之轻重,以为多寡,厥施甚平,遂著为格。岁征力役,百姓苦之,长赋尤甚,公剂量事宜,始有息肩之渐。又修起学宫以造士,躬自衡校,多所扬催,人才彬彬,盛于曩日矣。太守每晨起,聚八州邑之人于庭,不崇朝而理退,无违言小吏。舆卑咸惴惴不得骋。太守每出行县,问民所疾苦,暇则搜奇、吊古、题咏而归。郡之人熙然安也。”夫太守贤,信若是乎哉?
徐缙,苏州吴中金庭人,字子容,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著有《徐文敏公文集》五卷。
胡缵宗离开苏州后,先后辗转于山东、浙江、山西、河南等地做官。嘉靖十八年(1539)底,因官署失火事件而引咎辞职,退守家乡秦安,在葫芦河畔过上了著述立书的隐居生活。
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初三,胡缵宗卒于家中,享年81岁。
【 孔子|胡缵宗在苏州:一段陇水与太湖的文化交汇史】就这样,胡缵宗大吏大儒的一生,以叶落归根、魂归故土而告终,这也算是对他跌宕人生最好的告慰吧。(责编:孙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