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清华思客|李成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 , 是近些年来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 。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 , 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 但长期以来 , 学界更多关注的是恩格斯在该著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以及黑格尔哲学所存在的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等相关内容的论述 , 反而对恩格斯是如何论证上述重要论断 , 该论断背后所指认的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 以及恩格斯是如何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等重要问题的探讨 , 则着墨较少 。 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深入理解 。 因此 , 从文本出发重新回应上述课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清华思客|李成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本文图片

01
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
与黑格尔哲学的两面性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来源 , 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首要环节 。 就此而言 ,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黑格尔学派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 , 并进一步指出黑格尔哲学的思维范式就表现为“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 。 众所周知 , “逻辑在先”是占据传统西方哲学发展主导地位的形而上学的重要特征 , 黑格尔哲学则是传统形而上学(此处仅取该词的存在论含义——作者注)发展到其思想顶峰的标志 , 而黑格尔哲学的分裂又构成传统形而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因此 , 只有揭示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 ,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如何批判性地改造黑格尔概念辩证法 , 也即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并由此真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路径和过程 , 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清华思客|李成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形而上学主要研究存在本身也即“存在的存在”( being qua being) , 从13世纪开始 , 作为书名的“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用作哲学名词或哲学的别称 , 到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还明确指出“对在本身的追问”构成哲学(形而上学)的主导问题 。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诞生之初就已经萌芽 , 在柏拉图理念论中被加以规范并定型 , 其实质则体现为上述恩格斯所指出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思维方式 。 海德格尔概括了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特点:其一 , 本质主义 。 它把现象与本质相分离 , 认为现象是假相 , 真相存在于现象背后的理念世界之中 , 进入理念领域才能把握真理 。 其二 , 实体性思维 。 追寻最高的理念 , 寻找事物存在或运动的最后依据(实体) , 构成哲学(形而上学)的最高目的 。
奠基于古希腊哲学繁荣时期的形而上学思维范式 , 历经中世纪神学形而上学阶段以及近代理性独立阶段 , 在黑格尔哲学中以体系哲学的形式达到其集大成状态 。 黑格尔哲学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在把握“绝对”时往往停留在“表象、直观方式内的概念” , 而没有从“纯粹概念”出发 , 而只有从“哲学是以思想、范畴代替表象 , 或更确切地说 , 是以概念代替表象”这一哲学观出发 , 通过对“纯粹理念的运动规律”、“他在的或异在的理念”以及“理念由他在返回到自身”的系统研究 , 自觉地探讨绝对理念从最具普遍性的概念开始 , 经过自身的矛盾发展又回到自身的过程 , 才能以其概念辩证法为人们把握绝对、实现自由提供终极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