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中心|对话︱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

本文摘选自《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的线上讨论会会议记录稿 。 讨论会由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书译者范佳翎主持 , 与会者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系教授杜晓帆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中心的高级讲师朱煜杰 ,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董一平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副教授尹凯 , 杭州师范大学中外文化遗产比较研究中心主任马庆凯 , 本书译者、国家文物局进出境审核责任鉴定员沈山 ,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盛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研究中心北京中心主任助理李光涵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张力生 。

范佳翎(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家今天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这本书聚首云端 , 线上讨论 , 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是我和王思渝、莫嘉靖(现就读于英国杜伦大学)、沈山、张力璠以及韩博雅(现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6人 , 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时候 , 在杭老师的组织下翻译的一本书 。 经过长达七年的努力 , 这本书终于出版了 。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文化遗产的研究 , 关注批判遗产 , 这样一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大家好 , 正如范老师所言 , 此书经过七年的时间才得以面世 , 当初参与的同学们都已毕业 , 但是还好大家都还在文化遗产领域工作着 。 七年前 , 拿到此书的时候 , 它的前言“遗产无处不在”让我印象深刻 , 并对其中很多思想比较感兴趣 , 觉得它对中国遗产界会很有启发 , 包括他怎么看待当代的遗产以及遗产与当代的关系 。 两年前作者又来北大做了一次讲座 , 其中谈到遗产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 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
但是翻译的实施还是挺难为这些同学的 , 包括书名怎么翻译 , critical到底如何翻译 , 都是比较大的难题 , 我还特地请教了我们学院的一个外教老师 , 结果他直接说:“你们就没有critical的这个氛围、传统 , critical这个词不能直接翻译成‘批判性的’ 。 ”当然我外语没有很好 , 我也没太懂 , 但他给我的打击还挺大的 , 直接说你们就没有这个传统 , 我也在想 , 不管有没有吧 , 反正就是这样 , 坚持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了 。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研究员、本书译者):
我们拿到这本书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了 。 那个时候作为北大考古学院文化遗产专业在读的学生 , 我们对遗产学科和遗产保护的理解 , 很多时候是基于怎么去保护这个问题来展开的 , 更多的是基于方法论或基于技术层面的讨论 , 我们其实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保护遗产 , 以及遗产作为一个社会现象 , 我们怎么去理解它这一系列的问题 。 所以当时我们本身的学科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 。 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 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本书扩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 , 让我们重新去理解遗产这件事情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我们可以从哪些多元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现象 。
发展研究中心|对话︱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