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中心|对话︱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 二 )



盛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本书责编):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点就是关于过去的反思 , 这种对于文化遗产的一个反思 , 这几年在我们国家也慢慢地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而且也逐步列入了国内的一些大学的参考课程之中 。
在成稿的过程中 , 我认为有几个地方是这本书的特点 。 第一 , 它的理论非常丰富 , 其中提到的行动者-网络理论、集群理论、福柯的理论等 , 这些理论跟我们的联系非常紧密 。 第二 , 它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书籍 。 我自己统计了一下 , 其中至少有六七十个案例 , 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巴米扬大佛、柏林墙等世界遗产 , 遗产相关的内容也都非常丰富 。 第三 , 就是书中使用的英文文法非常复杂 , 我自己也看了一遍 , 觉得翻译难度是非常大的 , 对译者要求比较高 。 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几位译者 , 因为他们翻译工作真的是难度非常大 , 从句套从句 , 理论套理论 , 而且有很多术语可能以前没有介绍到国内来 , 我们要给他一个新的翻译的定名 。 比如说集群装置等相关理论究竟用哪个词?几乎每一个词都经过了很多轮的讨论才把它定下来 。 不同译者可能他们之前翻译的用词是完全不一样的 , 我们最后要想办法用一个定语把它确定下来 , 所以这本书是经过大家精心打磨的 。 但由于这个理论比较新 , 我们能够想象在出版以后 , 会有读者对其中的一些翻译有更好的看法 , 我们都希望大家群策群力 , 将来能出版一个修订本 。
第三我要提醒大家 , 这本书跟原版书已经有一定的区别了 , 它其中的很多图板是我们重新找的 。 原书出版公司跟盖蒂出版社之前的相关于图片版权的一些协议就已经作废了 , 所以其中的每一个图片版权都是我们重新去找原图片的作者申请的 , 原书使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那边的图片 , 版权已经找不到了 , 我们经过作者同意又重新找了新的图片 。 我们要非常感谢的是敦煌研究院的孙志军老师和邵学成老师 , 他们把他们在巴米扬实地考察的一些图片给了我们 , 让我们这本书有非常好的新内容 。
最后这本书对比原版 , 我觉得非常值得看的看点首先是杭侃老师的这篇序言 , 杭侃老师的文笔非常好 , 序言写的非常有意思 。 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 , 如何把西方的理论运用到我们自己理论的吸收和发展上 , 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作者Rodney Harrison给我们新写了一个中文版的序言 , 也把他近10年来对于遗产研究发展的一个新的思考写入其中 , 范佳翎老师很好地翻译了这篇中文版序言 。 在后面的译者后记中 , 译者们把他们的工作方式、对这本书的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也放在其中 , 能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本书 。
齐欣(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
杭侃老师的序言给我印象比较深 , 其中有许多共鸣 。 这本书我读过以后 , 既有很深的印象 , 也非常震撼 。 因为书中有很多我从来没看过的内容 , 但是有些想法和思路和我们现在在做的内容是一致的 , 有些地方不约而同地在各个领域都会产生一些共鸣 , 这一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
我的第一点看法是 , 关于批判和批判性的思维 , 就像刚才杭侃老师讲的 , critical这个词有可能在中国没有一个氛围 , 但是批判性是传播界或媒体界的本能 , 编辑、采访人员等职业本来就抱着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去看待社会 。 我觉得目前文化遗产的批判其实是有两种表现的 , 一种是批判性的行为和批判性的方式 , 也就是思路 。 如果说我们现在在中国缺乏批判性的氛围 , 那可能是理解上的那种批判不存在 ,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尤其在传播界 , 批判行为和批判方式是天天都会遇到的 。 区别就在于有的批判行为特别激烈 , 比如一些作者或采访人员以批判为天职 , 而文化遗产的批判思路 , 更多地在我现在切身感受的行业里边会慢慢的多起来 , 不是以那种激烈的对抗方式 , 而是一种更加温柔的、交流的方式 。 这种交流的方式从文化遗产传播的领域来讲 , 是从原来宣传式的、精英式的、灌输式的文化遗产的理念 , 慢慢地发展到文化遗产成为一种资源 , 进入到社会以后 , 各种价值观进行对冲 , 在这种对冲下 , 骂街和指责都不起作用 , 要去倾听其他人的看法 。 这种批判性的倾听、吸收和再去影响他人、让他人接受 ,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是把批判性放到了一个非灌输性的过程下 。 如果这种环境可以延续下来 , 我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在中文语境下 , 在文化遗产的批判性思维下 , 可能这种传播的批判式的活动会更加活跃起来 。 这是我对书中的批判性在中文语境下的理解 , 我们也在做这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