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凶年》:美剧《火线》的原著,写出了警匪剧也拍不出的现实( 二 )


而和任何职场一样,警局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影视作品如《基本演绎法》中的贝尔警探可以专注搜集证据,格雷森警监只关心案件是否尽快破案 。各路人马分工明确,全力破案 。实际上 巴尔的摩警察局长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市长的政治任务,那如何保证破案率?当年的破案率较高,就把去年12月的案件移到次年一月 。而如果破案太少,主管在次年会给出2-3周全力侦破12月的案件补到之前的案件上 。
最重要的是,不是每个案子都是完美解决以及全力以赴地破案 。一个警探除了每年九到十起凶杀案,还有几十起重伤案和两起积案 。以及不达标破案率就要降职的困境 。这和上班族的本质没有区别 。而且部分案件因为线索太少成为永久的悬案,被放入档案室或者桌子角落渐渐遗忘 。贯穿全书的捕鱼人案件以及酒吧女被撞案件 。都被永久放入档案室中,成为每个警探心中永远的痛 。
综上所述,影视剧中使用各种高科技装备寻找蛛丝马迹的全能警察全力破获案件为社会伸张正义的画面,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 。背后也反映出来美国警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心酸 。这是美剧永远也表现不出来的 。
阅读评分:10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Klein vandenLand
凶案组办案手册第十条规律:
世界上的确有完美谋杀
完美谋杀,也即破不了案的谋杀 。没有凶器,没有物证,没有目击证人,没有嫌疑人,从一开始就毫无头绪,破案概率随时间趋近于零,警探不得不以“或许会接到匿名举报电话”聊以自慰,或寄希望于凶手良心发现写下证词 。大卫·西蒙驻扎在巴尔的摩市警察局凶案组的一年里学到的第十条规律,正是来源于凶案组面临的日常 。
这里不是苏格兰场,你见不到风度翩翩的侦探与精神抖擞的助手的cp组合 。这里的日常包括,警探们的脏话连篇和昼夜颠倒,警局的层级结构权力斗争,走低的破案率,无聊的案件,愚蠢的陪审团,还有生活自带的接近于变态的幽默感 。
在一个12月,为了获取证据,警探们克服了信仰和道德障碍,下地掘尸 。一番手忙脚乱后,成功将尸体抬下山送去解剖,还灰头土脸着的他们接到了法医的电话 。
“警长,我有一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 。”
“先说好消息 。”
“尸检很成功 。”
“坏消息呢?”
“我们挖错了人 。”
大卫·西蒙会承认,哪怕是一位作家编剧,也需要惊人的想象力和娱乐精神才能编出如此荒谬的桥段 。所幸他只需忠实记录那些已足够有戏剧性的见闻 。完成《凶年》后,他受邀写了第二本,卖出了影视版权,又自己写起了剧本 。他收到了一些来自本地的敌意,但更广泛的赞美纷至沓来 。《凶年》获得“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根据《凶年》改编的《火线》则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剧” 。
相较于《火线》,《凶年》的视角单一,专注于警探 。大卫在书的开端就已指出了凶案组的软肋:警探们只能对单起案件做出反应,既无法看清全部真相,更没有能力破解全局 。因此,《火线》中以一个街角的买卖纵向牵动了警局、法院、政府,横向涉及港口、教育、新闻和城市管理这种全景式的展开,是没有在书中出现的 。
有增则有减,《凶年》对行业规则的深入讨论,则是《火线》缺失的 。书中的每一章,大卫都会在案件发展间隙自然而然地嵌入对特定话题的大段阐述 。一些话题是没有观众愿意看但对于警探而言十分重要的琐碎,例如,加班费限额(某种意义上的最高工资)如何影响了破案质量,警探们如何通过操纵破案时间以完成年度KPI 。另一些则试图纠正普通人从屏幕上学来的破案“知识” 。比方说,第八章里大卫用了三页纸来解释人中弹会怎样(反正不会像电影里那样立刻倒地),然后聊起尸检法医的工作流程,接着,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争议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