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颔|侯马盟书:玉片上的朱书文带你“穿越”到东周

张颔|侯马盟书:玉片上的朱书文带你“穿越”到东周
文章插图
侯马盟书标本及其释文、摹本。
张颔|侯马盟书:玉片上的朱书文带你“穿越”到东周
文章插图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刘翔霄、王菲菲
它从东周时期“穿越”而来,是中国首次出土的可与文献相对应的盟誓资料;它源于社会动荡,为研究东周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引发考古学界、古文字学界、历史学界专家学者的长期关注,至今有谜待解……
侯马盟书——两千余年前晋国人用毛笔书写的文字实物资料。作为一份丰厚的人类文化遗产,它不仅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对于认识当时的盟誓内容、礼仪以及过程等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发现盟书
1965年寒冬,晋国最后的都城“新田”——今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附近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一年11月,根据城市规划,侯马市新田路南侧要建设发电厂。
“此前,侯马晋国遗址已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何基本建设用地之前要进行考古工作。”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建文向采访人员讲述道,鉴于此,考古人员在建设工地一带进行了勘探。
这次勘探有了新的发现。勘探表明,在距侯马东周古城组东南约2.5公里处,东西长70米、南北宽约55米的范围内,分布着长方形竖坑400多个。
随即,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文物管理站派出考古人员陶正刚、张守中、梁子明等人参加发掘,帮助发掘的工人是曲沃县农业中学勤工俭学的师生。按照考古发掘的程序,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12月9日近午时,同学们在一个竖坑取土时碰到了一件件带土的石片,上面隐约有朱书字迹。这一发现使大家感到十分新奇。于是,这个人拿一片,那个人拿一片,石片立刻分散了。
正在工地的陶正刚得知此事,马上查看了现场。随即通过老师向同学们宣传保护珍贵文物的重要意义。经过动员,已经分散的60件石片重新聚集到一起。
“同学们交回的这些石片,正是侯马盟书誓辞总序的一件重要标本,发现这些石片的竖坑正是一处祭祀坑。”田建文说。
参与发掘的考古学者张守中先生回忆说,那时的考古工地条件非常艰苦,午饭时陶正刚还要在工地值班。张守中吃过午饭,步行去工地换班,在侯马火车站南道口东侧两人相遇。
时隔56年,对于两人相遇的一幕,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记忆依然清晰。“不知是因为天气冷还是因为发现了珍贵文物,陶正刚同志脸色通红,见了我激动得几乎连话也说不出。他从背包中取出几件用手帕包着的石片给我看,但当时我首先注意到的却是他正在颤抖的手。”张守中说。
从1965年11月至1966年5月,侯马盟誓遗址的发掘历时7个月,共发掘长方形竖坑326个,其中42个竖坑内发现有写在玉、石片上的盟书1500余件。
发掘人员留下了这样的场景记录:“这些长方形的竖坑深浅不一,深者5.7米,浅者则0.2米。坑口大小亦有差异,最大者长1.6米,宽0.6米;最小者长0.4米,宽0.28米……一般每个竖坑埋牲体一具,埋葬姿势或俯或仰或侧,无一定律,部分似活体。”
引起轰动
很快,侯马晋国遗址发现古文字的消息传到了太原、北京。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和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颔,会同现场的专家,一起查看了朱书文字的石片标本。
“盟书刚被发现时,大家无法判定它究竟是什么,因此立即进行了上报。”张守中说,北京的专家还带了一些标本回京,请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帮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