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 二 )


文学批评的学术性、理论性 , 既包括文学批评自身建构的理论体系 , 又包含作家在实践中所奉行的思想理论 。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於可训说:“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 , 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指文学批评实践的科学性问题;一是指人们对文学批评实践的认识和思维整合的科学性问题 , 即文学批评学的科学性问题 。 ”多年来 , 中国的文学批评努力汲取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 , 逐渐建构起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 。 理论与实践 , 本来应当是相辅相成、互动互为的 。 但当下的批评理论与实践理性却是分离的甚至矛盾的 , 犹如“两股道上跑的车” 。 文学批评领域深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侵蚀 , 批评家困扰在名利圈、人情圈的泥淖中 。 应景附会的文章满天飞 , 表扬评论居多 。 这些都是违背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与自律性的 。
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 , 准确、深入、创造性地解读作家作品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别的文体 , 具有主体性 。 文学批评家作为文学的阐释者、创造者 , 同样具有主体性 。 这种主体性就表现在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规律、方法 , 抵抗来自社会、市场、人情方面的“异化” , 准确、深入、创造性地解读作家作品 , 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多重功能与作用 。
坚持文学批评的主体性 ,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 , 从学术层面讲 , 主要有如下几点 。
一是恪守学术标准 , 坚持说真话、说实话的基本原则 。 文学批评 , 标准唯大 。 正如李国华所说:“批评标准是批评的中心 , 它不仅是进行批评的必要条件 , 而且对批评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 ”但正是在这“决定性”环节上 , 当下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 。 有的批评家在评论作家作品时 , 抛弃了文学批评的思想艺术标准 , 而把作家地位、人际关系、人情交往、现实利益等作为重要筹码 。 个别批评家 , 则干脆把科学的批评变成一味地“表扬”和“吹捧” , 损害了文学批评和批评家的形象 。 因此 , 要改变、树立文学批评和批评家的形象 , 首先要从说真话、说实话开始 , 让文学批评回归它“揭示作品美和缺点的科学”的定位 。
二是强化思想理论修养 , 筑实文学批评的学术根基 。 一个批评家 , 在专业上能走多远、能有什么样的建树 , 取决于他思想理论修养的丰富、深厚程度 。 他既要谙熟自己的本专业文艺学 , 还要把握当下、历史的文学发展 , 又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美学、哲学等领域 。 特别是哲学 , 这是一种更为宏观、超然的学说 , 对从事文学批评至为重要 。 这么多学问、思想、理论 , 对一个批评家是否是一种苛求?但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 , 其批评对象又是包罗万象的文学艺术 。 没有一种宽广深厚的学术根基 , 就难以在学术上有所作为 。 现在不少批评家 , 在学术功底上暴露出一些问题 。 有的专业知识有余而社会科学理论欠缺 , 有的文学感受体验丰富而系统的专业理论匮乏 。 这些都阻碍了批评家的学术发展 。 我从事文学批评几十年 , 过去埋头阅读、写作 , 总是进步不大 , 近年来重视对社会人文科学的“补课” , 才觉得学术上有点长进 。
三是丰富文学批评的方法方式 , 建构自己的批评范式与风格 。 新时期以来 , 文学批评领域引进大量的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 , 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 思想方法的变革 , 又推动着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 , 但总体上后劲不足 , 开掘不力 。 同时文学批评领域努力发掘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资源 , 倡导感悟、智性、评点式的批评方法 。 现在通行的批评方法 , 是长盛不衰的社会历史批评 。 这种方法自然有强劲的生命力 , 但也有自身局限 。 此外是印象主义批评 , 这是对西方现代批评与中国古典批评的一种融合 , 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批评方法 , 但处于自由生长状态 , 缺乏理论的引导与实践的整合 。 一个批评家要多掌握几种批评理论与方法 , 努力营造自己得心应手的批评范式与批评风格 。 众多批评家各显神通 , 当下文学批评才能繁荣、强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