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徐肖楠:诗歌经历就是生命经历

诗歌经历就是生命经历
文丨徐肖楠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觉在生活 , 每个人都可以在诗歌中融入自己的生命经历 , 并且找到自己的生命立场和心魂力量 。 生命历程就是诗歌立场 , 其中包含着必然的价值思考、意义追求 , 对生命与诗歌的关系思考虽不一定会成功 , 但一定会表现出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生活的诗与思的融合 。
《五月还乡》有将巫国明的生活和诗歌融为一体的生命编年史意味 , 诗歌的写作倾向就是作者的命运倾向 , 并且将此倾向在诗歌表达过程中贯彻到底 , 毫不隐晦、明快透彻地表现出来 。 从这样一个诗歌立场出发 , 巫国明不是挖掘考虑诗歌似乎已被普遍遮蔽的诗意 , 而是关注诗歌怎么去除对个体生存诗意的遮蔽 。 诗意生活让我们比以往生活得更好 , 如果诗意被遮蔽了 , 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比以往生活得更好 。 诗歌的诗意是来自诗意生活的 , 没有诗意生活就没有诗歌 , 正因如此 , 这不是诗意被普遍遮蔽的时代 , 而是诗意应该怎么被关注的时代 。
巫国明写《五月还乡》这样一些诗歌的主要目的 , 是表达对诗意生活的敬意 , 在自己的生活与诗歌之间建立有意味的联系 , 在这样的诗歌中写出、发现、探索诗意生活的可能 , 同时让自己进入由此形成的诗意生活 , 当把这样一些生命和事物形成的现实放到诗意生活倾向中 , 也就把诗意生活放到了现实生活中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诗集一开始就将各个细致的内容、主题、倾向都在生命经历与诗歌追寻相互融合的诗意生活中明晰表现出来 , 其中有生活随感、掠影 , 对现实生活的生存经历和生存体验 , 以及艺术与诗歌的联系 , 和对流逝的生活的依恋 。 这些诗歌让我们在象征性中开始现实生活 , 作者平淡的甚至没有什么趣味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 在这些诗歌中从容流过 , 不过一旦进入诗歌中 , 它们就变成了令人沉思的有意味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 。 诗意生活是两种生活的纽带 , 这时候 , 形成了一种生活背景与诗歌现实之间的联系 , 因此 , 从这样一些诗歌形式中 , 巫国明是去寻找与自己个人生活的联系 , 也寻找与普遍现实的联系 。
仔细看巫国明的作品 , 可以看到像《灌木丛中的睡师》《上帝的积木》这类作品都已经表达了一种超自然主题 , 而这样一种主题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 。 巫国明的情怀在人间和宇宙之间进行灵魂回荡 , 两者间飘荡着精神心魂与身体形式之间的连线 , 这些诗歌从现实走向天空和大地 , 走向世间的人事风情 , 然后又从宇宙万物走向非常现实的生活 , 在这之间游荡徘徊 , 来回逡巡 。
象征与现实之间的连线是什么?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像在诗歌中一样的诗意生活 , 我们有时恍然在诗歌中或者小说中 , 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诗意生活更强烈 , 因此生命的诗意象征性也就更强烈 。 这些诗歌中的现实生命形式与相应的隐喻和象征相互应和 , 让人可以从中深入地去反复品味 。 《秋天意象》(组诗)是诗人的生命与大地、与整个世界融合的一个突出标志 , 在秋天的意象里 , 借景喻人寓事 , 其诗性修辞与诗歌形式、诗意象征 , 结合得相当突出 , 诗歌中重音丰满 , 汁水柔韧 , 有一种柔韧丰满的弹性 , 这使诗歌能够在现实中产生有弹性的诗歌效果 。
|评论丨徐肖楠:诗歌经历就是生命经历
本文图片

从2004年起 , 巫国明相对集中地写自然物象 , 从中生发诗歌意象 , 找到了所要表现的情思意蕴 , 这似乎更能发挥和突出巫国明的诗歌情绪与风格倾向 。 因为诗歌的象征性 , 其中的诗歌空间明显置入现实之情 , 每一个自然意象都既在自然之中 , 又在人间风流之中 , 既在写以往的生活 , 又在写今天的生活 , 由此诗歌显得流畅明快 。 在酣畅淋漓地描写了一系列自然意象之后 , 巫国明回到内心 , 对于阶段性的诗歌收束归纳 , 也突出核心 , 那些自然意象在写巫国明的内心 , 也在写每一个人的内心 , 正是从人人能体会的自然意象进入现实 , 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