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徐肖楠:诗歌经历就是生命经历( 二 )


巫国明最初写诗歌时 , 与生活和时代保持一定距离 , 诗歌进行到此时 , 即这本诗集形成时 , 已经跟最初不太一样 。 此刻他的诗歌更加直接 , 诗歌艺术更加成熟 , 同时也能把自己的个人生活融入时代生活之中 。 在组诗《北京诗生活》中 , 巫国明驾轻就熟地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诗歌 , 又把自己的诗歌融入到自己生活中 , 自然贴切的种种生命感受和诗歌体验出现在诗歌中 。
诗歌必定要表达诗意生活 , 巫国明极力要把他的变幻的现实生活感受变成一种诗意生活感受 , 所以他不停地写着城市和时代、生活和自己的变化 , 在后期的作品中 , 这种生活动态描写比较多 , 比如《成长》《酒歌》《广州酷暑一场雨》《循环的孤独》《秋收》《不想这样》《要去演讲》等 。 以诗歌走进当代中国生活世界 , 是巫国明的基本生命立场 。 如果将诗歌当作一种生活形态的重现和表达 , 那么我们首先会意识到 , 诗歌的精神力量来源于这个时代的现实生存精神 。
巫国明的这些诗歌作品有与现实之间明确的双向对应的关系 , 这些作品就是对现实的真切关怀 , 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坚实的联系 。 《你看见今晚的月亮吗》《抗非典交响》直面现实并且建立了诗歌与生活之间的坚实联系和共同主题 , 切实地由这些诗歌进入现实中 , 使普通人对于诗歌有可能发生深切的感受 。
从最初的诗歌到现在的诗歌 , 诗人的形象在变换 , 他的现实变化也使他的诗歌发生了变化 , 而这两者之间的变化联系让诗歌与他的生活更加融为一体 , 也更加能够让人们真切感受诗歌中的生活 。 《他已看见一生》《昨晚我们谈到小虎》《一生长春》……没有这样一些诗歌就没有巫国明现在的人生 , 诗人就这样在诗歌中也在现实中把自己的生命经历变成了诗意经历 , 这是这些诗歌最重要的地方 。
实际上 , 这样的诗意生命变化经历是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 人一生最重要的 , 就是他所有的经历始终都是在不断诗意化、不断美学化 , 他通过对自己生活的不断美学化 , 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诗意 , 这种诗意反过来形成了每一个人诗意生活的特色 , 形成了广泛普遍的诗意生活情景 , 我们在巫国明这些诗歌中能见到这种个人的诗意生活 , 也能见到普遍的诗意生活 , 通过这种联系他找到一种自己的诗意生活感受 。
【|评论丨徐肖楠:诗歌经历就是生命经历】(来源《文艺报》)
徐肖楠1955年4月生于北京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文学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 。 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 。 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报》《文学报》以及其它报刊发表论文和评论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