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郭莽园:天然体性灵苗异,一介狂狷任平生( 三 )


南都:你觉得敦煌艺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
郭莽园:敦煌自古是中西文化的交会点 , 而且延续了很长时间 。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敦煌的造型、色彩有感觉 , 那时候买了一些敦煌的明信片来看 , 后来慢慢地开始关注敦煌 。 我认为敦煌是一个艺术宝库 , 我们在这个宝库里随便砸一点东西出来 , 都能搞得很好的 。
南都:当年很多人评价说是77岁的郭莽园的一次“变法” , 你觉得自己变在什么地方?
郭莽园:我倒觉得自己没怎么变 , 我只是把我自己心中所想画了出来 , 只是题材变了 。 色彩从原来的水墨到比较强的色彩 , 好像不是一种“变” , 工具、材料、题材是变了 , 自己的本质上没变化 。
南都:用大写意来表现敦煌 , 在你看来“大写意”讲究的是什么?
郭莽园:“写”的意思应该是说用书法和线条来“书写”绘画;“意” , 有诗情才有画意 , 意象、意境、意念要先在心里要明确 , 你要表达什么 , 你要抒发什么 , 你要怎么画 。 “大写意”讲究的不是实在 , 不是抽象 , 而是意象 。 对意象的提炼要记得:不是画得大就叫大写意 , 气象大才叫大写意 。
“我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
南都:“新文人画”这个概念诞生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变革 , 你如何看到今天的“新文人画”?
郭莽园:其实艺术上没有新旧 , 叫“文人画”就可以了 。 今天的文人画是新的 , 到明天就已经老了 。 文人画其实就是比较有文化积淀的人才能画的东西 , 但是有文化不等于你就画得好 , 要有基本功的训练 。
以前 , 古代的文人画都是读书人画几笔 , 玩一玩 。 现在对文人画要求更高了 , 我认为首先一定要有画家造型的本领 , 再加上文学方面、诗词方面、书法方面的素养 , 如果能够把这些积累转化成绘画语言 , 那才是真正的文人画 。 因为文人画作品 , 起码画面上一看就知道 , 这个画家是不是有文化气息 , 并不是说你画几笔 , 题上一首诗就是文人画 ,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
南都:你曾经说 , “书卷气”只是文人画的一个最低标准 。 在你看来 , 当下画坛是不是缺少了这种书卷气?
郭莽园:说这句话有点得罪人 , 但说实话像我们这一代也没有读过那么多书 。 我们的老师辈在几十年前 , 为了考秀才什么东西都背在脑海里 , 但是到了现在 , 我才读了多少书啊?整天这么忙 , 节奏这么快 , 如果跟老师辈比起来 , 我觉得自己算是没有文化的 。
当代的学科也多了 , 以前的人整天就拿毛笔 , 写写文章 , 读读书 , 专一在一个领域里探讨 。 现在不同了 , 你还要会用手机打滴滴 , 会上网查资料 。 当下的大文化还是可以的 , 但是从中国国学这方面来说 , 就比以前欠缺了许多 。
南都:你的书法包括题画的字很有金石感 , 这种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郭莽园:6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开始教我写欧体 , 欧体很严谨 , 6岁的孩子来写是很痛苦的 。 后来我自己又练行书和草书 , 到16岁 , 我的草书已经写得很狂了 。 初中的时候 , 一个同班同学说 , 街上有个老头写字真厉害 。 我拿几幅字去给他看 , 本来想得到他的表扬 , 但是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 直摇头 。 后来才知道他是我父亲的老朋友 。 他说:“要写字 , 你就跟着我学吧 。 ”我原来写的字全部都不要 , 撕掉了 , 重新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写汉碑 。 老师说 , 唐代以后的你学什么 , 应该往前走 , 从汉代开始 , 再到三代金石 。
我的字嘛 , 我觉得我写得不错 , 他们都看不懂 , 但是我很自信 , 我写得很好 。 我写了几十年 , 又这么用心 , 我不是盲目地乱写 , 我是真的思考书法的语言、时间、空间的结构 , 我是用心在书法上练过的 。 不敢说我有什么书法艺术 , 我写字觉得还是深有体会 , 毕竟几十年很认真地写 , 到现在我还在临碑 , 这几天还在写《好大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