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郭莽园:天然体性灵苗异,一介狂狷任平生( 四 )


南都:你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有研究 , 过往的访谈中很少听到你谈论关于“印”这方面 。
郭莽园:从小时候就开始接触秦印、汉印 , 那是我们的基础 。 因为那个时候出土的资料也不多 。 近几十年来 , 战国古玺一类的东西多了 , 出土的各种资料也多了 , 我觉得当今的篆刻家应该比古代的篆刻家幸福得多 , 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 , 有一个氛围在 。 现在有了写意印风 , 以前没有 , 以前都是阳朱文、汉白文这些比较工整的风格 。 当今的篆刻艺术 , 应该呈现了历代以来最辉煌、最丰富的一个场面 。
南都:你常说自己是“野路子” , 不是艺术科班出身 , 是“一介狂狷” , 那么你怎么看待现在的美院的艺术教育?
郭莽园:就我们广东来说 , 从美术学院毕业的 , 在艺术上有成就的艺术家非常多 , 野路子只出来几个 , 比例还是非常少 。 这说起来很敏感 , 因为很多想考美院的学生都是文化功课分数不高的 , “郭老师 , 我这个孩子不会读书 , 想跟你学画画 。 ”这种话我真的听起来心里不舒服 , 古代画画的哪一个不是文章写得很好的 , 哪一个不是书法写得很好的?为什么到了考美院的时候 , 文化分就可以少一点?这是第一点 。
第二 , 考试考什么 , 考素描、色彩、速写 , 这些都是西洋画的教育 。 像我的小孙女 , 她每个星期都过来跟我学画画 。 但是跟我学绝对考不上美院的 , 因为美院有一套比赛的规则 。 我这个是中国画 , 我是用我的体会 , 用我的经验教她 。 但是如果要考美院 , 就必须从素描开始教了 , 还要教西洋画的色彩 , 教她画一个苹果要几笔颜色 。
美院像模具一样 , 学生像一个一个的产品 。 我曾经跟一个美院的领导说 , 天才从筛子上跳走了 , 太差的也被筛掉了 , 就只留下中间这一批人 。 很多公开场合都在讨论这种艺术教育方式要改进 , 但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 因为从五四运动以来都是引进西方的东西 , 时间太长了 , 现在要找老师教中国画也找不到几个 , 是不是?我就是希望能够慢慢改过来 。 你看现在的学生还要进行两年的素描、色彩训练以后再转过来 , 那学生真正读国画系的就只有两三年的时间 , 时间太短 。
“写生更重要的是一种阅历”
南都:最近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郭莽园:想法很多 , 特别是大写意跟我们文化的命题这一块 。 大写意要精炼 , 画少一点 。 三笔能完成的 , 现在希望两笔就能完成 , 十笔能完成的 , 现在希望七八笔就能完成 。
画文人画还是要多读书 , 脑子里面的一些想法还没有施展出来 , 毕竟也有一个过程 。 在中国艺术里头没有速成的 。 比如用笔 , 我从6岁开始用毛笔到现在基本上也有70年了 。 除了读书的时候是用钢笔、铅笔以外 , 其他时候都是用毛笔 。 毛笔控制了几十年 , 应该说是比较稳妥了 。 但是你有了基本功以后怎么画 , 那就要思考了 。 现在想得不多 , 就是要画得简练一点 , 简练不是简单 , 起码要画出有点意思的东西 。
南都:什么是你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郭莽园:画一个荔枝 , 或者随便画一个什么 , 再现物象不难 , 要赋予意象以内涵就比较难 。
南都:你的创作是属于提笔就画的那种 , 还是会先打好腹稿那种?
郭莽园:我的中国画是基本上不搞展览的 , 我一生一世都不敢参加全国美展 , 个人的作画方式不同 , 因为参加全国美展 , 包括写书法 , 都是买一刀纸来写一副对联 , 写很多 , 能有一副写得好的、能入选的就不得了 。 但我的信念就是 , 你必须拿起笔就要会画画的 , 就是说要打腹稿 , 画之前就要规划好 , 要怎么画都是基本上在脑子里头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