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互联网陷入集体焦虑,大厂史上最大规模校招抢人( 三 )


人口的急剧减少意味着优秀人才的减少 , 大厂必须要提前布局 。 他们希望永远占据年轻人的心智 , 因为只有年轻人才能更懂年轻人 。
企业的年龄在增长 , 但企业却希望员工永远年轻 。 脉脉于去年3月发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显示 , 互联网公司的平均年龄没有超过33岁的 , 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员工的平均年龄刚刚27岁 。

2020年 , 腾讯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校招 , 招聘规模达5000人以上 , 总校招聘量比去年提升42% ,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 , 腾讯开始认真劝退高龄员工 , 即80-85年出生尚未成为高管的员工 。
对企业来说扩大校招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
互联网公司急于降低成本的背后 , 是要强化创新 。 阿里美团字节这样的公司 , 几乎在所有领域彼此开战 。 2021年 , 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几乎都在围绕三件事:造车、卖菜和开店 。 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创新里创造更大的价值 。
如今 , 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已经成立20多年 。 为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 阿里巴巴采取的措施是收购公司整合进阿里体系 , 而腾讯从某种程度上 , 则被认为也是一家投资公司 。
没有一套作战方式可以永远胜利 , 在巨头的竞争压力之下 , 依然有京东、拼多多崛起 , “原神”游戏爆发 。
在新的风口到来之前 , 通过调整人才结构是企业应对变化的策略之一 。 但拥有更多的人不代表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 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管理能力 。
互联网公司大规模校招背后 , 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 , 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 让他们去创造真正的价值 , 而不是让“19年寒窗苦读 , 清华毕业 , 万中挑一进了大厂 , 加入了最精英的微信团队 , 最后做了一个炸屎功能”的事情反复上演 。
注: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希希、陈宇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