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取法乎上 融化物我:1950年代贺天健的山水画面貌

文 / 杜志东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社会对美术的功能和形态都有了新的要求,文质代变,所有在此间的画家都难例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国画运动”即是美术界为适应新时代的艺术需要对传统国画所进行的改造运动。这场改造潮流以《人民美术》的数篇发文为序幕,诸多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传统派画家积极响应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变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观念,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国画的探索中。
他们或是走向大自然,师法造化,或是在深厚传统功力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在表现新河山的感召之下落笔于山川巨变,以饱满的时代豪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在语言图式及风格上也有一定开拓。
贺天健(1891—1977)就是这样一位受国家文艺政策和时代潮流的推动影响,真诚且积极地对自己的艺术趣味与作品形式进行改造的画家。20世纪50年代是贺天健艺术创作的鼎盛期,其重要精品力作均完成于此阶段。在其所著《学画山水过程自述》中他说道:“在我六七十年的生活里,在艺能上起着大变特变的感情的,要算这一阶段的十年里了。” [1]40 因此,研究贺天健在此时期的山水画面貌,能够帮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这一批传统派画家在新时代的艺术探索与画风变革的情况。

山水|取法乎上 融化物我:1950年代贺天健的山水画面貌
文章插图

贺天健 九月桐江桕子红 108cm×106cm 1955
中国美术馆藏
贺天健生于江苏无锡,为海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初从“四王”入手,而后追溯宋、元,对五代两宋传统山水的法度精研娴熟,作品深得“董巨”神髓。以新中国成立为界,贺天健的创作呈现出前后差异性较大的风格面貌,其前期(新中国成立前)作品“尽管使用了生动成熟的笔墨技法,而作品的客观真实性比起后来的作品,还不会明显地反映出来。所有直笔长皴,秀润的墨彩,明净的设色,无论崇山叠嶂、曲岫疏林都证明作者在五十岁以前,虽然不断地变化新奇,究竟是以师法古人为主的” [2] 。
如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关山图》就与宋人《雪麓早行图》的章法布局接近,是典型的宋画结构体势。作品表现的是千岩竞秀、关山重重的初秋景色,经典的深远图式展现了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画中一条小路深入远处,“关外天半插数峰”,使画面生出“绵密幽邃的情致,使人在这种氛围里发生旅途杳渺之感” [1]132 。画面款题曰:“平生最有荆关意,终觉倪黄一派平。不是纵横矜俗眼,老夫笔底若天成。丙子岁暮,饮酒十斗制此奇境,十日成之。”流露出贺天健豪迈爽直的恣肆情怀和艺术追求。

山水|取法乎上 融化物我:1950年代贺天健的山水画面貌
文章插图

贺天健 春到江南 大地锦绣 134cm×68.7cm 1959
中国美术馆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画改造中,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现被认为是当时山水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变革和生活新气象,贺天健由衷地感觉到过去的一些主题(诸如“松下弹琴”“幽壑谈道”等闲散内容,以及“高隐图”“饮酒解愁”等消极内容和一些人烟绝迹的危崖荒野景象)与新的时代气息已不相适宜,是“不健康到顶点”的题材。他积极响应当时文艺创作号召,先后到镇江、扬州、苏州、杭州、安徽,在巢湖、富春江、桐江、严陵濑和黄山等地写生,着手探求中国画的现实性表现。
此时的贺天健显然更加重视师法自然,着力在真实山水中发掘美感。贺天健此时在创作上还有一大变化就是他开始尝试创作现代衣装的人物。他曾到上海近郊的农村、工厂参观写生并从此开始坚持人物速写练习,“除开会、生病,笔不离手”。这些现代人物成为其山水作品中各种劳作场景的点缀,更重要的是在写生与速写的过程中贺天健获得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切体悟,进而转换成为其艺术革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