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长大成人——《拉扯大的孩子》前言( 二 )


无论遇到什么事 , 母亲都不让我吱声 , 只让我待在角落里做功课 , 或者让我走开 。 渐渐地 , 母亲攒钱租到了门面 , 后来又买下了一个门面 。 我藏缩的角落也越来越好 , 从衣服堆旁边的小凳子 , 到一个楼梯间改造的试衣间边上逼仄的一角 , 再到一个明亮宽敞的门面入口处的收银台底下 。 始终不变的是 , 母亲瘦小的身影挡住了一切 , 人来人往的热闹处有一个安静的小角落 , 我在“市井中的孤岛”上洞察却无法陪着母亲尝遍人间冷暖 。 后来听夏林清老师讲到一个劳动家庭里的父亲 , 他是给领导开车的 , 作为司机 , 他养成了一种“在场而又不在场”的能力 , 这种时刻在“自我流放”、在孤独与想象中游走的生命体验 , 我心有戚戚焉 。
父亲远在外地工作 , 我们一家团聚的机会总是很少 。 偶尔团聚 , 父母的交流也缺少温情 。 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充斥着谈话和生活 。 想起来 , 我与父亲的互动记忆非常少 , 但家里到处散落着父亲读过的书 。 父亲年轻时长得高大、帅气 , 是个极爱读书的人 , 写的字也极好 。 假期无聊的时候 , 家里寂寥无声 , 反复翻阅父亲的藏书成了我的消遣 , 就连父亲在医科大学进修时枯燥无味的厚厚教材《内科学》《外科学》都被我翻得卷了边儿 。 我无数遍地模仿他书上龙飞凤舞的钢笔签名 , 当然很多时候是为了代替家长签字 。 渐渐地 , 我的字越来越像他写的字 , 虽然他从来没有手把手教过我写字 。 偶尔 , 我也翻翻家里珍藏的老照片 , 父亲年轻时穿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的模样英俊极了 。 可惜 , 父亲的脾气总是很暴戾、冲动 , 对待孩子不苟言笑 , 对待母亲不够温柔体贴 。 我更多的是通过父亲的物件、书籍来敬仰父亲的才华 ,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埋怨他对母亲和我们照顾太少 。
直到我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 从一个女儿变成了母亲 , 看着孩子逐渐长大 , 自己在学业和家庭中痛苦挣扎 , 才感受到母亲当年说“上有老、下有小”“拉扯大孩子”的切肤之痛 。 我试着去体会父母是如何在时代大潮中抓住任何一块浮木 , 又拖着拽着嗷嗷待哺的幼儿或横眉怒目的叛逆少女 , 保护孩子们每天不会冻着、饿着 。 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 但是 , 这种反身性的思考 , 并不能消解我在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累积的怨念 。 人们常说“至近至远东西 , 至亲至疏夫妻” , 亲子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母亲离我很近 , 但精神上离我很远;父亲离我很远 , 但精神上离我很近 。 我对他们又恨又爱 , 而这两种感情又是无法通约的 。
这种中国式的复杂亲子关系和亲职实践 , 是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思考起点 。 一开始 , 我想写的是“拉扯大的孩子:文化互嵌时代的养育实践” 。 我的研究对象是像我这样的三代抚幼家庭 。 这时候 , 我天天斗智斗勇的对象已经换成了导师康永久教授 。 康老师毫不留情地怼我:“你的研究问题呢?你的理论对手呢?”我也毫不客气地跟他翻白眼 , 之后马不停蹄地偷偷用功 , 争取下次能跟他吵个平手 。 在这个时期 , 我阅读了大量与养育相关的书籍 , 对我聚焦问题启发最大的是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林耀华的《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许烺光的《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李银河、郑宏霞的《一爷之孙》、景军主编的《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萨洛韦的《天生反叛》 。 书看得津津有味 , 但离找到一个明确的理论对手还差很远 。 开题的时候 , 我甚至引用了康老师的理论 , 好歹证明一下师承关系嘛!不出意外地我又被康老师骂了 , “我看见学生引用我的东西就脸红”“你就这点出息吗”“老师的东西不是用来引用的 , 是用来给你们当垫脚石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