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虫|古代人去世后土葬,几千年下来了,为啥感觉没那么多坟墓?
前几天朋友问我:古代人去世后土葬,几千年下来了,为啥感觉没那么多坟墓?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春节的第3天,我们那边会对族中长辈的坟墓进行祭拜。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糊涂蛋,跑到了坟堆面前找了半天,然后一脸茫然地问道:我爹的坟头呢,怎么不见了?从那开始,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都土葬,可是并没有感觉到那么多的坟墓呢?我们村子里面有着自成一套的过春节的规矩,比如过春节的前一天需要去请家堂,也就是把自家族谱再请回来,然后过年的第3天又需要到自家族人或者自家已故去老人的坟头前叩拜一下,说一下自己今年的发展以及希望先辈们能够多加保佑、扶持。
文章插图
当然,这其中的种种动作无非就是多年习惯养成的流程,也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挑刺。但是今年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我们村子里面早些年有个人外出打工,这一打工就是打了10来年、20来年,据说在外面还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但是不晓得为什么今年的时候回老家了。而且过年的流程跟我们这些人过年的流程一样,我们跑的这一遍流程人家通通跑了一遍,于是在大年初三也就是春节的第三天的时候,露了怯闹出了乐子。那个糊涂虫跑到了我们村东北角那一片地里面,按照规定:我们这个族的族人一般去世之后都会埋在东北角那片地里面,每一块地里可能会有两三个小坟包,然后那个糊涂虫找了半天,应该是从上午8点找到了10点左右,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已故父亲的坟包。
文章插图
便逢人就问:我父亲的坟包呢?怎么不见了?你们是不是又把他给埋在其他地方了?还是说怎么怎么样?这件事情甚至惊动了我们村子里面德高望重的长辈,那些长辈们也都走了过来,开始研究这件事情。甚至还请来了三位邻村的专门挖坟坑的长辈,就这样一直研究到下午的时候才明白:东北角第十二块地旁边的一个小土包已经几乎没有了,上面都种上庄稼,也就是比地面高上那么十几公分二十几公分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原先有一个小坟包,那个坟包就是我们村这个糊涂虫老爹的坟包。
文章插图
那个糊涂虫肯定就不乐意了,然后抓着地上的土一脸的茫然,问我们: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坟怎么变得这么小了?我记得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的呀?村子里面德高望重的长辈说:孩子,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大年初三的时候会来这里看一下先辈或者族人的坟吗?有三点原因:第1点,就是咱们的老传承;第2点,报一下平安;第3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修缮一下这个坟包。如果不修缮,长年累月风吹雨淋,而且他们种地的人也有可能会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给刮出去,这一部分就可以种点庄稼,长时间下去这个坟包就没有了。
文章插图
所以我们每一次过年的第三天来祭拜的时候都需要拿着铁锹,然后看一看修缮一下,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就得抓紧时间拍拍补补,把这个坟包变得再大一点。因为这一年时间的风吹雨晒,这个土慢慢的就会少很多,长时间不打理的话,这个坟包可能就没有了。怎么样?这一席话是不是解了很多人的困惑?整体而言,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土葬,却没有感觉到有这么多的坟墓,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点:土地风化土地风化其实就是地质学里面常见的风化作用,如果有过对应学科的专业知识,那就不用听我多讲了。但如果没有的话,我还是要多讲几句,一般指的是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质与大气、水等外界物质接触的过程当中,慢慢产生的与化学物理相关的变化。最终导致岩石变得松散、堆积,这些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们用大白话来讲就是石头变成了土,土到哪里去了呢?风一吹慢慢地也就没有了。
- 纳兰容若&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 古代人!古代战争讲究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唯独“北”却要用“北伐”
- 穆王#为何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是长命的,而现在却说古代人的寿命很短!
- 古代人$俗话“家无三声不算家”,指的是哪三声?涨见识了
- 清华#林徽因去世7年后,梁思成向林洙“求爱”,死前留给林洙8个字
- 数学@他首次提出平行线可相交理论,却惨遭质疑,去世12年后才被证实
- 徐悲鸿|刘海粟与徐悲鸿恩怨难解:从年轻斗到去世,彼此瞧不起对方的画
- 郭沫若!鲁迅去世四年后,郭沫若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如今看来真有水平
- 广告狂人|一代“广告狂人”去世,他留下几十句土味广告,又洗脑又“冲突”
- 叶茂中|年仅54岁!“广告狂人”去世,这些经典广告词都出自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