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老舍谈写作五》( 七 )


第四个问题:地方土语如何运用?
语言发展的趋势总是日渐统一的 。 现在的广播 , 教科书都以官话为主 。 但这里有一个矛盾 , 即“一般化的语言”不那么生动 , 比较死板 。 所以 , 有生动的方言 , 也可以用 。 如果怕读者不懂 , 可以加一个注解 。 我同情广东、福建朋友 , 他们说官话是有困难 , 但大势所趋 , 没有办法 , 只好学习 。 方言中名词不同 , 还不要紧 , 北京叫白薯 , 山东叫地瓜 , 四川叫红苕 , 没什么关系;现在可以互注一下 , 以后总会有个标准名词 。 动词就难了 , 地方话和北方话相差很多 , 动词又很重要 , 只好用“一般语” , 不用地方话了 。 形容词也好办 , 北方形容浅绿色说“绿阴阴”的 , 也许广东人另有说法 , 不过反正有一个“绿”字 , 读者大致会猜到 。 主要在动词 , 动词不明白 , 行动就都乱了 。 我在一本小说中写一个人“从凳子上‘出溜’下去了” , 意思是这人突然病了 , 从凳上滑了下去 , 一位广东读者来信问:“这人溜出去了 , 怎么还在屋子里?”我现在逐渐少用北京土语 , 偶尔用一个也加上注解 。 这问题牵涉到文字的改革 , 我就不多谈了 。
第五个问题:写对话用口语还容易 , 描写时用口语就困难了 。
我想情况是这样 , 对话用口语 , 因为没有办法不用 。 但描写时也可以试一试用口语 , 下笔以前先出声地念一念再写 。 比如描写一个人“身量很高 , 脸红扑扑的” , 还是可以用口语的 。 别认为描写必须另用一套文字 , 可以试试嘴里怎么说就怎么写 。
第六个问题:“五四”运动以后的作品——包括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在内——一般工农看不懂、不习惯 , 这问题怎么看?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老舍谈写作五》】我觉得“五四”运动对语言问题上是有偏差的 。 那时有些人以为中国语言不够细致 。 他们都会一种或几种外国语;念惯了西洋书 , 爱慕外国语言 , 有些瞧不起中国话 , 认为中国话简陋 。 其实中国话是世界上最进步的 。 很明显 , 有些外国话中的“桌子椅子”还有阴性、阳性之别 , 这没什么道理 。 中国话就没有这些罗里罗嗦的东西 。
但“五四”传统有它好的一面 , 它吸收了外国的语法 , 丰富了我们语法 , 使语言结构上复杂一些 , 使说理的文字更精密一些 。 如今天的报纸的社论和一般的政治报告 , 就多少采用了这种语法 。
我们写作 , 不能不用人民的语言 。 “五四”传统好的一面 , 在写理论文字时 , 可以采用 。 创作还是应该以老百姓的话为主 。 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语言 , 从人民口头中 , 学习简练、干净的语言 , 不应当多用欧化的语法 。
有人说农民不懂“五四”以来的文学 , 这说法不一定正确 。 以前农民不认识字 , 怎么能懂呢?可是也有虽然识字而仍不懂 , 连今天的作品也还看不懂 。 从前中国作家协会开会请工人提意见 , 他们就提出某些作品的语言不好 , 看不懂 , 这是值得警惕的 , 这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更好地学习人民的语言 。
第七个问题:应当如何用文学语言影响和丰富人民语言?
我在三十年前也这样想过:要用我的语言来影响人民的语言 , 用白话文言夹七夹八的合在一起 , 可是问题并未解决 。 现在 , 我看还是老老实实让人民语言丰富我们的语言 , 先别贪图用自己的语言影响人民的语言吧 。
第八个问题:如何用歇后语 。
我看用得好就可以用 。 歇后语、俗语 , 都可以用 , 但用得太多就没意思 。 《春风吹到诺敏河》中 , 每人都说歇后语 , 好像一个村子都是歇后语专家 , 那就过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