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柳如是的一生“三死”

她是陈寅恪笔下的“女侠名姝”“文宗国士”,虽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其事迹却令人“感泣不能自已”——
柳如是的一生“三死”
一生|柳如是的一生“三死”
文章插图

一生|柳如是的一生“三死”
文章插图

柳如是,这位“秦淮八艳”中个性最鲜明、爱情经历最坎坷、文学成就最突出的女词人,有一首作品被陈寅恪评价为明末最佳词作。作品初成传播开来时,“当日胜流均不敢与抗手”。能够获得陈寅恪如此高的评价、并且让当时众多名士才子心甘情愿折服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作品呢?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词研究学会的常务理事,词学界著名学者,出版《宋词的女性意识》等十五部作品,发表作品四十余篇。对于这一疑问,杨雨做客齐鲁大讲堂,对柳如是最经典的一首词《金明池·咏寒柳》作出了精彩阐释——
正值花季的“寒柳”,
风华正茂时读出了凄凉、萧索、美人迟暮的味道
【 一生|柳如是的一生“三死”】我们先回顾一下这首《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如其题名,从第一字到最后一个字,歌咏的核心意象就是柳。一说到诗词中的柳,很容易会联想到离别、相思、挽留。那除此之外,柳这个意象还具备怎样的象征含义呢?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用“瘦腰如舞”写柳,赋予了柳这种植物女性化的审美特质,往往会联想到女性那种细腻、柔软的情绪,甚至是古代女子身不由己的生存状态。
再看,“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柳絮在春天随风飞扬,经常会附着到人的身上,拂之不去。所以,飞絮至少也有两种情感的指向。第一,附着在人身上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绪;第二就是随风飘散、身不由己、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
古代诗词中经常用柳来代指那些身不由己的女性,比如唐代韩翃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等等,这种女性的不由自己主宰的、随风飘散或者像柳条一样被行人任意攀折的特质,形成了女性自我情绪咀嚼和吟咏的基调。
关于柳的三层指向在《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中都一一出现了,柳也被赋予了柳如是独特的人生经历。那么,这首词究竟写于何种情境、何种心境呢?
这首词创作的季节应该是秋冬,写作的年代大约是在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柳如是时年约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但词中竟然读出了凄凉、萧索、美人迟暮的味道。为什么会这样?仅仅是像辛弃疾所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身世飘零:
从相府下堂妾到像柳絮一样漂泊
幼年时由于家族变故,柳如是被拐卖到吴江(今苏州)盛泽镇的一家妓院,从此沦落风尘,成为盛泽镇名妓徐佛的一个婢女。最初姓甚名谁,无从考证,连柳如是本人都不太清楚。在几次改名后,她最终更名为柳是,字如是。
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4岁那年,当时有一位著名人物周道登看中柳如是,将她买回家,当周府老夫人的侍女。柳如是很快受到了周老夫人的喜爱,还被周道登纳为侍妾。状元出身、做过宰相的周道登经常手把手地教她读书、写字、赋诗、作文。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风头过盛,柳如是被人污蔑与仆人私通,周老夫人勉强保下她一命后,她再度被卖回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