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柳如是的一生“三死”( 二 )


在14岁的年纪,再度沦落风尘。她没有难过,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相府下堂妾,表明自己不同于一般的庸脂俗粉。“扁舟一叶,放浪山湖间,与高才名辈相游处”,她经常穿着男士的衣服,像名士一样跟这些高才名辈交流。有时文人雅集要跟题附议,柳如是援笔立就,写出来的作品可能连前辈文人都自叹不如,所以当时四方名士都以跟柳如是赋诗唱和作为一时的风流佳话。更重要的是,生活在明朝风雨飘摇的时期,柳如是交游对象中不乏具有民族气节的名士才子,她的作品里不仅有女性的阴柔之美,更是“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即便如此,封建时代的女子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还是得手握择婿的自主权。拜倒在她裙下的富家子弟、官家子弟不在少数,其中也不乏一掷千金或情深义重者,然而结局总是惨淡。在面临被驱逐的关键时刻,柳如是得到云间派的首席诗人陈子龙的仗义援手,很快,二人情投意合。
柳如是模仿曹植的《洛神赋》写了一篇《男洛神赋》,把陈子龙看成她爱情对象的完美化身。他们寄居在松江的南园,过着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爱情可以让他们忘怀世事,但世事却很难忘怀他们。
陈子龙已有家室,他的夫人张氏也是名门之后,性格泼辣能干,掌管了陈家所有的家业。当陈夫人知道了丈夫在外金屋藏娇之后,就带着陈子龙的继母和祖母一路杀上门去,逼着二人分开了。他们此后依然还有书信往来,在柳如是21岁的时候,刊刻诗集中还有陈子龙撰写的序。后来陈子龙投身于复明抗清的活动中,39岁被捕,最终以身殉国。这段交往也影响、塑造了柳如是的才华与民族气节。
就在与陈子龙分开的几年后,她写下了《金明池·咏寒柳》,并改自己的杨姓为柳姓,寓意自己的身世像柳絮一样漂泊凌乱,像深秋当中的寒柳一样“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然而秋去冬来却并非万物凋零,在词的最后几句,我们看到“梅魂”这一暗含着期待的意象。
格调高绝:
“女侠名姝”的一缕“梅魂”
在写下《金明池·咏寒柳》的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十三年,影响到柳如是一生的一次相遇终于出现了。她偶然读到了大儒钱谦益的作品,一读之下大为惊叹,放话非钱谦益不嫁,而钱谦益也回应非柳如是不娶。二人神交已久后,在崇祯十三年的十一月,也就是1640年初冬,有过一次彻夜长谈。回去后,钱谦益用仅仅十天的时间专门为柳如是修建了住宅,并且取名我闻室。
十二月初二,钱谦益正式迎柳如是入住我闻室,邀请了当时名士,在我闻室里面聚饮纪念。柳如是从此将十二月初二这一天视为她和钱谦益的定情之日。钱谦益还写了一首诗《寒夕文宴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其中有两句就是“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当柳如是用寒柳来自比身世的时候,钱谦益认为她就是那缕“梅魂”。
崇祯十四年的六月初七,钱谦益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以迎娶嫡妻的盛大礼仪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向世人宣告他和柳如是的婚姻,还为此赋诗。钱谦益租了一条很豪华的画舫,在船行进过程中,岸上的士大夫都在往船上扔石头,骂钱谦益有损士大夫的体统、朝廷大臣的威仪。钱谦益却始终面不改色,谈笑自如。
可以说钱谦益不仅给了柳如是爱情,更给了柳如是人格上的独立和尊重。婚后,钱谦益称柳如是“河东君”“柳儒士”,在有正室夫人的情况下全家上下称其为“柳夫人”。
1644年清兵入关,侵占北京,五月逼近南京,南明小朝廷根本无力抵抗,最终选择投降。在投降之前,柳如是力劝时任礼部尚书的钱谦益投水殉国,钱谦益说水太冷了。柳如是于是自己愤怒投水,被家人救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