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铜器分类问题( 三 )


|刘源: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铜器分类问题
本文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 , 殷代青铜器 , 其自名通称为“彝”“尊彝” , 是普遍现象 , 酒器亦概莫能外 , 其铭文中也不见专名 , 故上述觚爵等器名 , 都是宋代以来 , 学者所命名 , 学界约定俗成而已 。 这些命名 , 有的得到殷周古文字的印证 , 如“爵”字正像三足两柱有流之形 , “卣”字正像圆腹有提梁之形 。 近年 , 有学者据西周晚期伯公父勺器铭“作金爵”一例材料 , 主张爵应是伯公父勺这类有柄圆口圈足之器 , 而三足两柱有流器要改称为觞 , 此说以少数晚期材料立论 , 忽视了殷代及西周早期酒器通称为彝的现象 , 尚待讨论 。 另外 , 也有学者据近出内史亳觚自名为“同”一则材料 , 主张觚应称为同 , 也是未注意到殷式酒器通称为彝的事实 , 内史亳觚铭中的“同” , 实为彝之义符 , 其他殷式酒器铭文中的“彝”字 , 就有从“同”之例 , 故觚之旧称 , 仍可沿用 。 殷周酒器中 , 唯一在自名中有专称的是壶 。 上面已谈到 , 西周中期废弃殷式酒器后 , 只保留了壶 , 改制后铜器自名不再用通称“彝” , 而改为各器专称 , 这才是壶有其专称的根本原因 。
食器
殷周青铜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 , 其中盨、簠在西周中期以后才出现 。 鼎是殷周青铜器中 , 广为人知的种类 。 鼎起源甚早 , 殷代已有圆鼎、方鼎 。 圆鼎三足两耳 , 方鼎则有四足 , 武丁时代所作的著名的司母戊鼎即为一大方鼎 , 是目前所知体积最大的殷周青铜器 。 殷墟西北冈M1004号大墓出土之牛鼎、鹿鼎 , 也均为大方鼎 , 当是烹煮牛、鹿所用器物 。 殷代圆鼎之典型 , 可举殷墟后冈出土戍嗣子鼎 。 殷末与周初 , 方鼎形体则普遍较小 , 如近出坂方鼎、子方鼎(荣仲方鼎)都不大 , 西周中期以后方鼎已很少 , 故在金文断代工作中 , 方鼎也是一个参考标准 。 西周时代形体较大的是圆鼎 , 如大盂鼎、毛公鼎均是圆鼎 。 我们今天常说的“三足鼎立” , 就是取自圆鼎形制 。 殷代之鼎自名也是通称为“彝” , 极少有专称 , 仅后冈所出的戍嗣子鼎铭有之 , 自名却不是“鼎” , 其字从“匕”从“束”从“鼎”从“火” , 正像鼎下生火烹煮之形 。 西周中期改制以后 , 鼎之自名逐渐普遍 , 西周晚期还出现列鼎现象 , 如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之逨鼎大小共12件 。 鬲也是烹煮器 , 但形制普遍较小 , 其足为中空的袋形 , 这是鬲与鼎区别的主要特征 。 袋足容易导热 , 有利于快速煮熟食物 。 鼎、鬲功能接近 , 其自名出现专称后 , 也有相互混淆的情况 , 即有的鬲自名为鼎 , 个别鼎自名为鬲 , 前一种情况较多 , 而后者材料很少 。 一些鼎鬲有盖 , 基本是带钮的平盖 。 甗是蒸食物的器物 , 其下是鬲 , 其上是甑 。 甑是直腹敞口器物 , 下部有孔 , 可使水蒸气上升 , 做熟食物 。 甗在殷代就已出现 , 其自名也是通称的“彝”;直到西周早期 , 甗仍大多称“彝”“尊彝” , 只有极少数有专名“獻”(即甗);西周中期改制后 , “獻”之自名 , 逐渐普遍使用 。
簋与鼎不同 , 是盛食器 , 也是殷周青铜器中常见器类 。 典型的殷式簋为圆形圈足 , 口沿稍微外侈 , 器壁较直 , 腹微鼓 , 有两耳 , 多不见器盖 。 此种形制对西周早期青铜簋影响很大 。 另一种殷式簋 , 腹较深 , 无耳 , 在西周已基本不见 。 西周早期有一种方座簋 , 如著名的利簋、天亡簋 , 其外观庄重 , 器身整体抬升 , 属于精心铸造的礼器 。 从殷周文化连续的角度看 , 方座簋也是继承了殷代形制 , 并非西周所创造 。 天亡簋有四耳 , 其造型更为繁复 。 至西周中期 , 簋形制有明显变化 , 即口沿内敛 , 腹部外鼓 , 大多有盖 , 没有方座 , 圈足下或有三短足 。 西周晚期簋 , 最知名的是厉王自作的胡簋 , 器体很大 , 号称簋王 , 下有方座 , 两耳造型夸张 , 有复古倾向 。 殷代与西周早期 , 簋自名基本也是“彝”“尊彝” , 西周中期始基本自名为“簋” , 其字从“皀”从“殳” 。 列簋制度 , 与列鼎一样 , 在西周早期继承殷制的大环境下 , 尚未形成 , 主要出现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