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铜器分类问题( 四 )


盨是西周中期偏晚 , 从簋发展变化而来的器种 , 流行于西周晚期 , 其特点是器身为圆角方形 , 一般有盖 。 盨之自名 , 即其本字 , 从“须”从“皿” , 或从“金” , 或从“米” , 其中“须”为音符 , “皿”“金”“米”均为义符 。 因其来源于簋 , 有的盨也自名为簋 。 簠为方形器 , 侧视为倒梯形 , 口沿为长方矩形 , 其盖与器身的形状相近 , 侧视为正梯形 。 簠流行于西周晚期与春秋时代 , 也是簋的一种变体 , 然有学者指出周初即已有簠 。 簠之自名为匚(读音为方) , 其所从音符多为古 , 亦有故、(胡) , 其所从义符有金 , 字形变化较多 。 盨、簠和簋一样 , 是盛食器 , 然其出现较晚 , 未经历铜器普遍自名为彝的时代 , 故自名皆为专称 。
水器
殷周水器主要有盉、盘、匜、盂 。 盉是殷代、西周时期常见水器 , 其特点是器身上有一长管状流 , 及一半环形鋬 ,可以倒水供盥洗之用 。 盉之主要形制有二:一是球形器身 , 或称罐状 , 下有三足 , 颈较长 , 有盖;另一类是鬲形器身 , 有三至四个足 , 足根均为袋状 , 也都有盖 。 还有少数盉器身为扁壶形 , 侧视为圆形 , 有鸟形盖 。 此外 , 殷代还有一种封顶盉 , 管状流置于拱起的顶盖上 , 其器身为鬲形 , 有三至四足 , 典型器如殷墟M1001大墓出土的左、中、右盉 。 殷代与西周早期 , 盉的自名也基本为“彝”“尊彝” , 至西周中期则多用其专称“盉” , 其字从声符禾 , 与义符皿 。 西周晚期 , 倒水器发生较大变化 , 管状流改为大开口流 , 器身也拉长 , 这样盉就转变为匜 , 并沿用至春秋时代 。 匜基本是四足 , 也有盖 , 但保存至今的匜多失盖 。 匜出现较晚 , 其自名就不用通称“彝” , 而用其专称 , 都是用“它”字假借为“匜”的 。
盘是与盉配套使用的水器 , 即承接水流的器物 , 其纹饰也多为龙、蛇、龟、鱼等水生动物 。 殷周之盘 , 其器形基本较矮 , 腹浅 , 俯视为圆形 , 圈足无盖 , 有两耳 。 盘之自名 , 从殷代以来 , 即为“般” , 此字从“舟”从“攴” , 有搬动之义 , 亦常增加义符“皿”而作“盤” 。 考古发掘过程中 , 盘与盉、盘与匜经常一起出土 , 即盉、匜置于盘中 。
|刘源: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铜器分类问题
本文图片

盂是一种深腹形器 , 口沿微侈 , 壁较直 , 有圈足、两耳 , 个别器为三小足 。 盂一般被认为水器 , 然也有自称“饭盂”者 。 盂之自名 , 自殷代以降 , 皆为“盂” , 其字从“皿” , “于”声 , 而不称“彝” 。 这是异于酒器、食器和盉的 。 近年 , 山西翼城大河口村霸伯墓地出土霸伯盂 , 铭文长达116字 , 详细记述了西周贵族社会的宾礼 , 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
乐器与兵器
殷代青铜乐器 , 铙是典型器种 。 铙与钟形近 , 但其放置方式是甬部在下 , 开口向上 , 故其纵截面呈倒梯形 。 铙基本未见自名 , 铭文也很简短 , 只有族徽 。 西周青铜乐器的代表是钟 , 钟在西周中期即已流行 , 至西周晚期出现编钟 , 如晋侯墓地所出的晋侯苏钟 , 贵族社会“钟鸣鼎食”之气象由是形成 , 至春秋战国时代 , 编钟已成为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钟铭一般铸造或契刻在钟体的钲部上 , 会避开纹饰之篆、突起钟枚 , 此外也常见于钟口两侧的鼓部 , 少数见于甬部 。 学习和研究金文 , 须熟悉钟的各部位的名称 , 至少要知道甬、钲、鼓 。 钟的自名皆为“鐘” , 即从金童声 , 其中的童部大多又是加注东这个声符 。 鎛主要使用于春秋战国时代 , 其形制与钟相比 , 鎛口齐平 , 横截面为椭圆形 , 不像钟口沿中部有向上收的弧度 。 鎛之自名皆为“鎛” , 即从“金” , “尃”声 。 钟鎛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代表 , 其铭文往往铭记功勋 , 称颂祖先 , 祈求福禄 , 可寻求当时很多强宗大族的史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