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冼星海,迎风而立

□陈建族
从冼星海的故里——广州南沙榄核镇归来 , 我一直在琢磨:冼星海用心谱写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名曲 , 为何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 能一代一代地经久传唱 , 其动力源在哪儿呢?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那天 , 我参加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活动 , 又见到了著名雕塑家曹崇恩 。 我与曹崇恩老师谈及冼星海故里 , 他听后 , 从袋子里拿出一本书对我说:“送一本书给你看看 , 也许对你的写作有帮助!”接着 , 签上大名递给了我 。
接过书 , 我一看书名《见证历史——曹崇恩雕塑创作纪实》 , 马上翻阅 , 才得知曹崇恩老师是第一个雕塑冼星海铜像的人 , 也是为星海园、冼星海纪念馆、冼星海墓建设作出特有贡献的人 。 我很想从曹崇恩老师那里获得我心中问题的答案 。
“我出生于抗战救国时的1933年 。 4岁那年 , 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我的故乡广西灵山县(原属广东省) , 那平民百姓被日本飞机低空轰炸的惨烈场景 , 那耕牛被炸得鲜血迸溅、骨肉横飞的景象 , 至今回想 , 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84年 , 创作雕塑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像 , 不是我心血来潮 , 而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名曲 , 不仅是为全国人民团结抗日增添了精神力量 , 也如同一股股暖流淌过我的心河 , 时刻激励着我为祖国创作正能量作品 , 因我是听着冼星海的曲子长大的 。 ”
“冼星海是广州人 , 作为一名听着他创作的歌曲长大的农村孩子和新中国第一批培养的雕塑家 , 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位人民音乐家雕塑一座铜像 , 让后人铭记这位人民音乐家 , 传承和弘扬他这种为抗日救国而歌、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追求的崇高精神 。 ”
然而 , 冼星海的名字家喻户晓 , 怎样准确把握并且生动展示他的形象 , 让曹崇恩老师颇费心思 。 一方面他翻阅数十年来留存和收集的冼星海的生活图片 , 从冼星海为抗日救国忙碌创作神态中捕捉创作灵感;另一方面观看了大量的抗战影视剧 , 通过剧中的场景感受冼星海为抗日救国而奔波创作的环境 , 寻找灵魂的共性;再就是深入采访冼星海的家人 , 从冼星海的日常生活习惯中了解他独有的个性特质 。
一次次否定与肯定 , 一回回反复征求意见 , 曹崇恩老师最终找到了突破点:他是一个社会进步青年 , 也是一个革命青年 , 贫苦的出身 , 多年的国外留学生涯和投身革命的热忱 , 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 这使得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 于是 , 曹崇恩老师在画稿上用身披围脖、眼神凝聚的形象 , 把冼星海在抗战时期创作时的眼神、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 画稿一出 , 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
“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曹崇恩老师回忆起那段创作雕塑冼星海像的心路历程 , 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冼星海创作的曲调 。 他说 , 为了解冼星海 , 读懂他的爱好和他的喜怒哀乐 , 那段时间 , 他的工作室里播放的就是《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系列音乐 。
1984年 , 这座用心、用情铸就的《冼星海》铜像经媒体报道后 , 国家邮政局专门打电话给他 , 要把《冼星海》作品印制成8分邮票 , 并于1985年全国发行 。
带着成功的喜悦 , 曹崇恩老师向政府建议将位于麓湖的冼星海墓地改建为星海园 , 并在园内设立冼星海纪念馆 。 建议得到政府部门批准后 , 曹崇恩老师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 , 把冼星海的雕塑制作成大型花岗岩石像 。
【文化|冼星海,迎风而立】在我认识的著名雕塑家中 , 还有一位中国雕塑界泰斗人物潘鹤老师 , 他在93岁高龄那年和儿子潘放联手创作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雕塑 , 已成为南沙区榄核镇的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