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于坚:眉山的初秋,还是可以感受到苏轼父亲诗句中那种氛围( 三 )


三苏父子的灵位前,日日供着高香、红烛、果蔬。维修三苏祠的工人正在回廊下拍打麻筋,混入棉花、麻线、石粉、糯米等,经过长时间的捶打,成为一种黏合剂,用来黏合砖瓦缝。“为什么不用水泥呢?”“啊呀,这是苏东坡的祠堂哪,以前都是这么做的,比水泥还牢呢。”工人用苏轼的乡音说。历朝历代修复或重建苏祠,人们总是依据原样,以同样的土木结构、砖瓦、麻筋,同样的雕梁画栋,各时代或许风格稍有不同,但基本的东西从未改变。故国神游,人们很难想象苏东坡的家不是土木结构的,不是雕梁画栋的,不是鸟语花香的,很难想象他家没有中堂、厢房,没有太师椅,没有文房四宝,没有假山奇石,没有茂林修竹、曲水流觞、丝竹管弦……走进苏祠,瞬间就会感到,此地与外面的水泥建筑群完全不同,世界变了,一种古老的美重新归来。
世界上大多数圣殿都追求某种神圣、庄严、宏伟的风格,三苏祠不是一座教堂之类的建筑。乡人献给文忠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美丽灵动的花园。春色与秋光同在,青石共紫檀一室。茂林修竹,花繁叶茂,祠堂掩映在绿荫之中,用何绍基写的“快雨亭”三字刻的匾露出一角。池塘里的荷花还在开着,白鹭在洗脚,看见人来,拔腿就跑。人们将眉山地面上最美好的东西都献给苏祠,献上银杏树,献上黄桷树,献上罗汉松,献上海棠,献上桂花,献上荷花,献上紫薇,献上蝴蝶,献上梅花,献上竹林,献上喜鹊,献上昆虫,献上池塘,献上金鱼,献上石头,献上楼台亭阁,献上第一流的书法,献上第一流的对联,献上四季,献上“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苏轼《后赤壁赋》)……人们建造花园而不是神坛来感激这位尊者,这个花园也就是三苏作品词汇的集合。
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
苏轼是一位大地诗人,读他的诗,就像跟着一位神灵在大地上漫游,良夜、清风、白日、山岗……古老的真理被苏轼再次新鲜生动丰富微妙地说出,他在他自己的时代用一种新的语言复活了真理,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当下在世的生活经验来印证。如果他的文章是一座随处都可以生长的花园,那么他们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造一座。苏轼的文章令世人像皈依宗教那样大觉大悟,牢记世界之出处、生命之意义,总是感激、热爱着生活。
这个花园的核心是一口井,一代代邻居都说这是苏洵开掘的,是他们一家从前天天要喝的水。这口井可以信任,最近一千年来,纱縠行南街从未遭遇战乱,人们没有颠沛流离之苦。这口井的源头在大地深处,各时代斗转星移,乡土还是乡土,井水还是井水。井口被一个覆满苍苔的石龛围着,井口边围着几棵老树。我不禁想起菩提伽耶,佛陀觉悟之地,人们将一棵菩提树视为圣迹。
邻居们并没有因为苏家老宅超凡入圣而退避三舍,与三苏祠一墙之隔,立即可以看见苏家的邻居们躺在藤椅上纳凉,打麻将,喝茶,喝豆花……附近一家饭馆的招牌菜是东坡肉,走进去,撸撸袖子坐下,要一份来品尝。一个猪肘子,被文火炖得稀烂,大量的蒜子、花椒、酱油,油红肉香,一块下肚,立即与世界和解,还恨谁去哪!在知识分子中,苏轼是一位非凡的诗人,但在民间,许多人也许一生都未读过一首宋词,但他们知道东坡肉。这碗肉的味道好生熟悉,就想起来,这不就是我父亲的那道拿手好菜“蒜烧肘子”嘛。“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苏轼《食猪肉》)我父亲就是这样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