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斯人如玉|中原作家( 三 )


周大新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结 , 他的思想深受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 。 他常说 , 爱和被爱都是我们应该争取的 。 在他的“爱与被爱”的背后 , 折射的是善良、温暖的人性光辉 。
2015年8月21日至22日 , 《人民文学》组织中国文坛11位大家深入南阳采风 , 并在鸭河设立《人民文学》创作基地 。
当时我和同事李萍随采风团一起与大家同行采访 。 因为整个行程安排得太过紧张 , 采访只能边行边访 , 大家们也只能在烈日下一边步履匆匆 , 一边或在丹江河畔、伏牛山旁 , 或在武侯祠、汉画馆里接受采访、提问、拍照、合影……其时 , 我作为《南阳晚报》副刊《南都赋》《星光》的编辑 , 还有一项特殊任务——约周大新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为《南都赋》题词 。
是在去往西峡恐龙遗迹园的中途吧 , 施战军伏在沙发扶手上接受我们简短的采访 , 并为《南都赋》写下题词“书写人文福地 , 享受自然天堂 。 向《南阳晚报》致敬” 。 周大新呢 , 更是令我在感动中又分外觉得因太打搅而十分抱歉 。 记得那天座谈完时已正午 , 我急急赶上周老师大步流星的脚步 , 在南阳宾馆贵宾楼前的那棵葳蕤的古槐树下 , 身穿白色短袖衬衣的周老师转过身来 ,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到他的脸上 , 他温润地笑着 , 在纸上写下“愿‘南都赋’版办出品位 , 成为报纸文学版面的典范”的题词 。 写完递给我 , 他微微笑着说 , 要即刻启程赶回邓州老家看望九旬老母亲 。 母亲近来状况不好 , 已卧床不起了 。
望着周老师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跑着离去的背影 , 望着手里周老师为《南都赋》写的这一页纸 , 我想 , 这一页纸 , 映照着的 , 是一个人的善良、质朴、仁爱以及优容;这一页纸 , 照亮了人格的高贵与力量 。
有人说 , 人世间最好的善良 , 往往都不动声色;最好的善良 , 不是表演的道具 , 而是无痕的温暖 。 有幸认识周老师7年多来 , 多少次被他的善良深深地感动 , 暖暖地环绕 。 他的善良 , 不动声色;他的善良 , 了无痕迹 , 却温暖如春 。
因为做《南都赋》编辑 , 因为《南都赋》定位于全国知名作家 , 我得以结识不少国内文坛大家 。 品读着他们的美文 , 钦敬着他们的成就 , 我不由得重新燃起了儿时的文学梦 , 重新开始散文创作 , 并于2016年6月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 。 我把这一喜讯微信发送给周老师 , 他很快回复:祝贺你!
与周老师对话或者闲聊 , 他永远是笑着的 , 微微地笑着 ,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 , 隔着手机、屏幕和电波 , 你依然能感觉到他的笑 , 他的善意 , 他的鼓励和支持 。
一个人活在世上 , 如果你有兴趣 , 有爱好 , 有足够的坚持 , 有耐得住寂寞、熬得了清冷的韧性 , 你总会收获志同道合的友谊、惺惺相惜的朋友;如果你有理想 , 有目标 , 有精雕细琢、细针密缕的工匠精神 , 有幸运之神的眷顾和垂青 , 你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 品尝小小成功的甘甜与馨香 。 但冷嘲热讽、恶语中伤 , 也会夹枪带棒、或明或暗、毫无征兆地刺向你 。
林清玄说 , 唯有谦卑 , 才配得上你过人的智慧 。 正如空瘪的谷穗把头高扬天空 , 饱满的谷穗则把头低垂大地 , 真正有思想、有见识、有本领的人 , 仿佛一座高山 , 他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 , 这才是真正的谦卑 。
大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 , 除了学贯中西、才华横溢 , 更因德才兼备、虚怀若谷 。 他不因才情出众而睥睨尘俗 , 他宽厚、平和地体恤众生 , 提携后辈 , 扶持稚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