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苏东坡的旷达:先天的性情加后天的自省( 二 )


人寓形宇宙 , 生死无由 , 对自己有形的身体尚且无法自主 , 那么 , 汲汲营营于各种追求 , 眷恋执着所谓意义、抱负等等 , 又何尝不是镜花水月 , 终究成空?“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这是东坡反身观照后的感叹 , 深沉而苍茫 。 然而 , 除了江水流逝的声音之外 , 沉思中的东坡也看到了、感受到了——“夜阑风静縠纹平” , 夜色寂寂 , 晚风止歇 , 江水平静无波纹 。 这是实景 , 也像是大自然给予他的回应 。 天地无言 , 在一片寂静之中 , 情绪慢慢地沉淀下来 , 心灵也渐趋平静……西方有一哲谚说:“我们无法在湍急的水流中 , 照见我们真正的容颜 。 ”的确 , 唯有当我们心平气静时 , 我们才有可能面对自己 , 照见自己的内在 , 进而真正地认识自己 。
东坡从“醒复醉”“敲门都不应”到“倚杖听江声” , 然后有“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的慨叹 , 面对着“夜阑风静縠纹平” , 他心中的波涛渐渐平和 , 他内在的情思亦随之清澄明净 , 从而兴发了“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的体悟 。 这体悟就如同孔子在《论语·公冶长》所说的:“道不行 , 乘桴浮于海 。 ”理想既然无法在现世里实践 , 那就放下一切 , 驾着小船 , 远离扰攘的尘世 , 自由自在地浮沉在江海之间 , 逍遥地度过余生吧!结笔两句 , 与其说是消极的隐退思想 , 不如说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和心境 , 与《后赤壁赋》里贴近老庄思想的“放乎中流 , 听其所止而休焉”的自适心境结合 , 正仿若陶渊明诗“纵浪大化中 , 不喜亦不惧”的境界 。
东坡旷达的胸襟 , 事实上正是儒释道思想圆融合一的呈现——儒家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以及庄子的无待、佛家的空诸一切 , 这些修为使精神得到真正的自由 , 自然不再受限于涓涓时间之流 , 而是能够纵身于广阔的江海 。 前人临流兴叹 , 东坡此词则是临江而得道——《临江仙》之作 , 就是叙述一段释放身躯达到心灵自由的历程 。 而《临江仙》一名正有“临江得道”的意思 , 东坡选用这个词牌 , 何尝不是借此表明心意?
东坡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 闲者便是主人 。 ”元丰五年(1082)之前 , 东坡实际上是“闲而不适” , 无法游心于物;元丰五年之后 , 东坡文学才出现真正的闲情 。 这首《临江仙》是重要的关键 , 因为它揭示了由“身闲”到“心闲”的秘诀:“忘却营营 。 ”能“忘”才能“游” , 身心才能得“闲”;能“闲”才能观照万物 , 无入而不自得 。
我亦是行人——时空限制中的自由
之前我一再提到 , “人生有别 , 岁月飘忽”之感始终困扰着东坡 , 纵然他在词作里不至于表现为像柳永那种“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雨霖铃》)的伤痛悲切 , 或者是秦观那种“此去何时见也 , 襟袖上、空染啼痕”(《满庭芳》)的凄婉无奈 , 但东坡重情 , 与亲友离别时 , 总有着依依惜别之感 , 难以坦然释怀 , 甚至引申为“此生飘荡何时歇”的深沉感叹 。 如果一生皆在飘荡 , 到处奔波 , 怎不令人凄惶?而不知何时止歇的飘荡 , 岂不也意味着家乡将更加遥不可及?家 , 是让人心安的原乡 , 但长期漂泊在外的人 , 不断地客中送客、别中有别 , 更增无家之感 , 心神当然也更是不得安宁 , 身体则仿若游魂一般 , 终日如梦如醉 。 如何在时空流变中寻得身心的安定 , 一直是东坡努力的方向 。
苏东坡|苏东坡的旷达:先天的性情加后天的自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