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 二 )


尹学芸小时候 , 村子里的日子以几近凝固的速度流动着 , 唯一的变化是谁死了、谁出嫁了 。 有些人家冬天和夏天穿一套衣服 , 只不过 , 夏天把棉絮掏出来 , 冬天再塞进去 。 村子的外号叫“唠叨村” , 有的是不务正业、好吃好喝的人 , 在别的村子里卖不出去的肉 , 在这里准卖完 。 她的父母都是农民 , 身边没有一个跟文字工作打交道的人 。 她寻找自己文学基因的源头 , 那是会看话本、会唱戏文、会喊夯号的爷爷 。
很多作家都记得自己的阅读史 , 她也在小本子上记:《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斗的青春》《金光大道》……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读的书名 , 记了147个 , 这个数字让她自己也怀疑 , 是不是记错了?但这些书用她的话概括 , 都是讲打仗的 , 对文学来说可能没有太多营养 。 十多岁时 , 她还不知道世界上有杂志这回事 , 更别提接触外国文学 。
即便这样也要读书 , 一本一本地读 , 一点一点地走出来 。 由于稀缺 , 对书的记忆反而牢固 。
乡下孩子接触书籍并不容易 , 有时候还需要跟哥哥姐姐“斗智斗勇” 。 小时候 , 比她大七岁的姐姐爱看书 , 经常往家里拿书 , 却不给她看 。 有一次姐姐藏了一本说是“少儿不宜”的书 , 她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 , 最后在一只旧棉鞋里找到了 , 把书掏出来 , 只闻到一股脚丫子味 , 姐姐不在家时她掏出来看 , 看完再塞回去 , 偷偷摸摸地看完了那本“搞对象”的书(后来知道是《青春之歌》) 。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
本文图片

不上学的时候 , 她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 身旁一只小羊 , 膝上放一本没有书皮的《红楼梦》 , 书是繁体字写的 , 她基本看不懂 , 但还是能记得“尤二姐吞生金自逝”这样的情节 , 书里的故事在她脑子里扎下根 。 去镇子里上学的路上 , 她和村里的孩子走在麦子地里 ,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挤到她身边 , 她手上拿着纺锤 , 把棉花田里随手扯来的棉花纺成线 , 嘴里则把书籍、记忆混上想象编成故事 , 又讲给小伙伴们听 。 她开始幻想有朝一日自己写的字能变成铅字 。
高中毕业后 , 尹学芸去村办服装厂当了一名缝纫女工 。 只要有一天假 , 她就跑到县城买上十本杂志 , 彻夜翻完 , 工作之余也开始给刊物投稿 。 最开始的时候她没留心不同刊物之间的区别 , 记不得自己读过的作家的名字 , 什么也不懂 , 屡被退稿 。 有时 , 编辑在退稿信里批评她不该一味模仿某个作家 , 她很困惑 , 不知道自己“模仿”的这位作家是谁 。
她骨子里仍然是个靠天吃饭的农民 , 雨下得多 , 秧苗就疯长 , 大旱则颗粒无收 , 写作也是这样 , 不存拿奖、出名的野心 , 只是按部就班地耕耘 , 想到哪就写到哪 。 这一时期她靠着与生俱来的灵性和情分 , 写乡里的生活、村野的生态 , 表现周围那些“想着法儿活着的人” , 发表的刊物从《蓟县文艺》到《天津文学》《天津日报》 , 付出慢慢地有了回报 。
1980年代末 , 尹学芸的小说《一个叫素月的女人》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 , 这部电视剧的背景音乐由一种叫“埙”的乐器演奏 , 尹学芸被埙的声音深深感动 , 决定用“埙”给今后作品中的城市命名 , 从此“埙城”成了她的另一个文学地标 。 当时她正在帮县里写县志 , 由于央视的影响力 , 县委特地给了她一个名额 , 从临时工直接转成了国家干部 。 谈到这里 , 尹学芸不住感叹:“文学改变命运 , 真的是文学改变命运 。 ”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