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 四 )


写了几年散文、专栏 , 她逐渐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感觉 , 整个城市的百姓也知道了她 。
|尹学芸:故乡是一枚爱人
本文图片

2014年对尹学芸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 , 她发了五部中篇小说 , 写出了《李海叔叔》和《士别十年》 , 进入了作品的井喷期 。 直到现在 , 她和这几部作品的命运仍然让她唏嘘 。 当时一部中篇小说《玲珑塔》被退稿 ,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退稿的原因 , 就把稿子给了《收获》杂志 , 编辑不到一周就打电话来提出了修改意见 。 等待终审的那几个月她什么也没干 , 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 她对自己说 , 终审过了再开始写 , 终审不过以后就不写了 。 那年她50岁 , 到了女干部离岗的年龄 , 如果稿子没有给《收获》、没有过审 , 她也许会换一个活法 。
终审还是过了 , 《收获》发表《玲珑塔》后 , 陆续有编辑找尹学芸约稿 。 她第一个写的就是《李海叔叔》 , 但因为版面的问题一直搁置 。 她又把另一篇稿子拿给编辑提意见 , 被对方要走发表 , 这篇就是《士别十年》 。 “我老跟那些作家朋友说 , 不用着急 , 自己慢慢写 , 你自己有机会 , 作品有机会 , 来了就来了 。 有的时候反正你找也找不到 , 这又不是一部作品就怎么样的时代 。 ”尹学芸说 。
第二年尹学芸继续发力 , 发了10部中篇 , 到2016年发了14部 。 她至今都觉得那段时间的生产力是不可思议的 。 “虽然说那个时候都已经不是创作力最好的时候了 , 但是你会觉得文学突然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 你可以抓住这样一个机会 , 其实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样 , 但是自己真是有这种感觉 。 ”她说 。
士别三十年
近年来 , 尹学芸的视野从乡村跨越到城市 , 投向城乡之间的牵扯、纠结和疼痛 。
离开故乡30年后 , 她写了一篇名字骇人的《喂鬼》 , 小说的主人公云丫为躲避故乡的干娘临终前指派她在葬礼上为其“喂鬼”的仪式 , 急匆匆与网友阿祥相约远赴云南旅行 。 一路上却不断接到来自干娘的大儿子的催促和央告 , 令她心神不安 。 结果旅行结束返回埙城 , 她还是按照干娘的遗愿去喂鬼 , 才知道喂鬼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佛教法事(“喂鬼”也叫“放焰口” , 其实就是赈济鬼魂 , 给予法食令其饱满 。 ) 。 三个多月后 , 云丫接到电话 , 她的朋友阿祥已在三个月前死于一场车祸 。 这是一场徒劳的出走 。
尹学芸谈起这篇小说的创作时说:“很多时候故乡就是一枚爱人 , 有时候让你想着法地逃离 , 可更多的时候 , 又让你想着法地回归 。 有对比才有反差 , 有反差才有不同情感方式的表达 。 ”
尽管作为基层工作者 , 尹学芸还是需要经常跟乡村打交道 , 但已经不是小时候那种生活在其中的状态 , 而是客居 。 年龄大了 , 和乡村的距离也在拉大 , 她和家乡的那些人、事之间有了一层越来越碍眼的隔膜 。 过去她喜欢把熟悉的人反复用在多部作品里 , 刻画人物不同的侧面 , 把故事写得满满当当 , 但现在她的生活里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 。 在《寻隐者不遇》中 , 现代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疏远 , 通过大量留白表现出来 。 再也找不到《李海叔叔》里那种长达二十多年的精神连接 。 “再然后你就发现 , 其实你跟所有的故乡、所有的乡村都是隔膜的 , 其实变化的不是它们 , 是你自己 , 很多时候都是你的眼睛变了 , 或者你的心也变了 , 我回去得越来越少了 , 跟他们的交往越来越少了 。 ”尹学芸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