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林忆莲:野花》:逆流而上的特写镜头( 三 )


企划、制作 , 都是许愿的工作 。 难怪读《林忆莲:野花》时 , 我总觉得 , 仿佛身边一直有许愿在督导 。 那种如影随形的感觉恰如这段文字:“1991年夏天 , 林忆莲和许愿坐下来 , 开始讨论下一张粤语专辑的主题 。 当林忆莲对许愿说她要讲‘无根而漂泊的现代都市女性’的时候……”在书中 , 这简直成了《野花》十二集电视连续剧的片头曲 , 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
3
同蔡哲轩聊音乐 , 他常用的修辞是“考究” 。 比如我夸某某专辑不错 , 他有可能开沪语这样来接:“当然 , 制作得多少考究 。 ”
【Chee|《林忆莲:野花》:逆流而上的特写镜头】考究也是一个适合评价《林忆莲:野花》的词 。 蔡哲轩在书的结构上倾注了好些巧思 , 谋篇布局不乏精妙 。 这本书的主体由十二章构成 , 每章对应《野花》专辑的一首歌 。 比如《野花》的第一轨 Wildflower Overture翻唱自加拿大乐队Skylark的名曲 Wildflower , 《林忆莲:野花》的第一章因故名为“序曲” , 而且整章浓墨重彩地谈 Wildflower的创作、走红 , 像是在为读者放映一部以1970年代、1990年代北美为背景的音乐纪录片 。 当读者还在犹疑是不是读到错版书时 , 作者点破了谜局 , 原来他神神叨叨了许久的顶级制作人David Foster为香港女歌手跨刀之疑云 , 这位David便是Skylark的键盘手 , 只可惜他没有选中林忆莲 , 而是挑了叶倩文 。 借此细节 , 《林忆莲:野花》的大幕缓缓拉开 , 故事也切换到了1991年的香港 。
Chee|《林忆莲:野花》:逆流而上的特写镜头
文章图片

1991年 , 当许愿与林忆莲敲定了新专辑的主题 , 他当即想到要把加拿大乐队Skylark的名曲Wildflower加进专辑
如此写法 , 显然是作者在刻意向《野花》致敬 。 他在前言里这样自陈:“这本书是以《野花》专辑的十二首歌的曲目为线索撰写的 , 所以它不是一本按时间线性发展的书 , 或许这样的文字在阅读上会有些难度……” (P7)
有难度吗?我的看法是他这样处理倒是把大众读者服侍得很舒服 。 毕竟对那部分读者来说 , 看小说要比啃学术论文来得轻松 。 我的意思不是作者有意迎合 , 他其实是把“追寻野花”的大故事切分成了五十三个与《野花》相关的小故事 。 五十三这个数字来自《林忆莲:野花》的小节总数 , 譬如第一章有三小节 , 第一节爬梳了名曲 Wildflower的缘起 , 第二节钩沉了 Wildflower的走红 , 第三节渲染了David Foster的香港跨刀疑云 。 往后的章节也是如此 , 读者将会面对许多俨然独立的小故事 , 它们都在为林忆莲 , 为《野花》服务 。 就像一张专辑的诞生 , 除了歌手 , 还需要词曲作者 , 需要编曲 , 需要乐器演奏 , 需要录音混音 。
不得不说 , 这种写法除了在形式上与《野花》完成了美学对位 , 还非常讨巧 , 甚至可以说是狡猾 。 因为坦白讲 , 用一本书的篇幅只解析一张专辑原本就是很大的挑战;《野花》专辑发生在1991年 , 试问1991年之前或之后的林忆莲能不能写?写了多少算是偏题?
蔡哲轩用十二个平行宇宙的结构巧妙地回避了这些质问 , 他的答卷具有样板房的示范意义 。 我在阅读《林忆莲:野花》时 , 经常惊叹于作者娴熟的多线叙事功力 , 我估计 , 这种能力或许得益于他之前翻译的一本书 。 在那本名为《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20年1月版)的非虚构杰作里 , 作者斯蒂芬·维特动用了三条平行的叙事线来编排一个惊险刺激的侦探故事 。
《林忆莲:野花》是一整本的专辑评论 , 却与传统的评论拉开距离 。 作者把想要输出的洞见都融进了叙事 , 这种软着陆的评论可以称之为“叙事性评论” , 很多时候 , 读者面对的不是一位评论家 , 而是一个开了天眼的说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