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人堂·师说|词学专家谢桃坊②:从宋词中看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

文学|名人堂·师说|词学专家谢桃坊②:从宋词中看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
文章插图

谢桃坊在书房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徐语杨
46岁进入四川省社科院从事专业研究,谢桃坊的学术职业生涯起步,可以说是有点晚了。但凭着先前多年读书自学打下的坚实基础,他很快就适应了学术环境,表现出强劲的科研实力。
1980年代初,当时国内的词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领域还是空白。谢桃坊的第一篇词学论文 《宋代民间词论略》在 《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 3 期发表,迅即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1983 年,他又相继发表了 《略谈梦窗词与我国传统创作方法》《宋代歌伎考略》 《试论宋末婉约词的爱国主义思想》《张炎词论略》四篇论文,在词学界产生了颇大影响,得到词学大家唐圭璋和施蛰存的赞赏,并受到更多的瞩目。
【 文学|名人堂·师说|词学专家谢桃坊②:从宋词中看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谢先生很重视对词谱的研究。他认为,自清初以来,学术界有关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区别、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与词调的标准,种种问题引起的争议,皆出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为此他先后发表了 《词谱检论》《唐宋词调考实》 《〈词谱〉误收之元曲考辨》等文章,对历代词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为指导年轻人填词,他还出版过 《唐宋词谱粹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年) ,颇受好评。撰写 55万字《唐宋词谱校正》一书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重新对唐宋词谱增补、考订和辨析,整理出一部具有当代学术水平的词谱,力图为词学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的谱系。
文学|名人堂·师说|词学专家谢桃坊②:从宋词中看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
文章插图

《宋词概论》(1992年初版,四川文艺出版社)和 《中国词学史》(1993年初版,巴蜀书社)两部专著,是谢桃坊两部重要的词学研究成果。在《宋词概论》中,谢桃坊详细论述了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名家词作。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他打破那种面面俱到、陈陈相因概述式的论述,力求突出每家词人艺术上的主要成就以及词史上的主要贡献,从而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观点,充分表现出求实务真、求变创新的学术个性。
在《中国词学史》 中,谢桃坊对词学史上的重大问题——词论、词评、词律、词乐、词家研究、词籍整理和词史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这也是谢桃坊自认为最成功的一部著作。
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提到一个观点: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学,如果是完整的,就可以从中看到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情感历史。谢桃坊多年致力于词学研究,乐在其中,“从中可以看到宋人的情感历史,以至于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
文学|名人堂·师说|词学专家谢桃坊②:从宋词中看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某种历史
文章插图

谢桃坊在书房
从研究柳永出发写出国内首部市民文学研究专著
顺着宋词的研究,谢桃坊还发掘出一个与宋词相关的新研究领域——中国市民文学。。1985年春天,在研究柳永这位北宋著名词人时,谢桃坊直觉地注意到柳永与新兴市民思潮的关系。尤其是柳永被普遍认为“接受了都市市民思潮的影响,因科举落第而不可能进入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生活,只得加入了都市民间通俗文艺的队伍,为下层民众写作”。
这给谢桃坊一个灵感,“中国市民文学”这个概念,非常值得深入探究一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俗文学勃兴,文学大众化趋势明显。那么,当下的通俗文学于与历史上的市民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能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某些规律并进而探究其深层的文化原因吗?只有解决了这系列的问题,才可能对当前的通俗文学有所认识,也才可能给予引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与审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