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部头为故事矩阵《少年读〈资治通鉴〉》帮孩子们读懂中国历史|新书架 | 矩阵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读书先读史,这是“一代宗师”钱穆先生的话。他在《国史大纲》卷首语上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当代学者、语文教育专家钱理群曾经说过:在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引导学生读书,读好书。
中国史籍浩如烟海,鸿篇巨制,别说现代人看着害怕,就连古人也头痛。砸缸故事的主人公——司马光就这样感叹过: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意思是:自司马迁、班固以来,著史文字繁多,布衣士人,都不能读尽,何况是日理万机的皇帝,他哪有时间都看呢?
文章插图
于是,在和王安石PK失败后,失意的司马光在洛阳造了一座私家园林——独乐园,然后召集一帮同僚,把正史、野史、杂史统统找来,没日没夜地“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以致“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终于在十五年后,编辑成书,献给了宋神宗。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为之作序。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294卷,300多万字,是《史记》字数的6倍,怎么看怎么不像要把史书弄薄的意思——一样的“文字繁多”。
文章插图
【 化大部头为故事矩阵《少年读〈资治通鉴〉》帮孩子们读懂中国历史|新书架 | 矩阵】司马光自己跟朋友聊天时也说,自从他撰写《资治通鉴》以来,不少人都提出要好好拜读,但绝大多数的人书没读到一半,已经哈欠连天,瞌睡连连了。(尝语人曰:“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
古代学者尚且不易卒读,遑论现代普通人呢?小孩子更是望而生畏。一头要读史,一头史书难读,怎么办?如何才能把枯燥的大部头史书弄薄,弄精粹,弄好看了,让孩子们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文章插图
今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九久读书人联合推出了《少年读〈资治通鉴〉》,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少年读〈资治通鉴〉》共20册,是目前市面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历史普及读物,它通过311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一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和人事沧桑,最大有可能地呈现了历史发展的全貌。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特点,这套书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化枯燥的大部头编年体为有趣有序的故事矩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
文章插图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只有100多个字,《少年读<资治通鉴>》第3册第6篇《还定三秦》则用3000字的篇幅把刘邦为了东进中原,采用韩信“声东击西”的策略,明着修理栈道,实则奇袭陈仓、夺取关中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细节十分丰富。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儿读者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
- 求职|毕业生面临求职难,两大行业面临招工难,二者为何不愿双向奔赴?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新闻记者#潍坊滨海一中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手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