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王清雷:周代礼乐制度视野下的编钟
编钟是周代礼乐重器 , 其地位高贵、规模庞大、工艺复杂 , 更有着世上独有的“一钟双音”高科技 , 堪称“中国古代乐器之王”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主任王清雷结合音乐考古成果 , 分析了编钟的历史源流 , 讲述了它的铸造方法 , 展示了它的演奏技艺 , 解释了它在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
本文整理自王清雷先生的讲座“周代礼乐制度视野下的编钟” 。 该讲座系由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的“考古云讲堂”系列第二季第九场 , 本季主要围绕“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展览进行 , 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主持 。
王清雷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主任、河南大学讲座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副会长、海昏侯墓音乐考古专家组组长等 。 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音乐考古学 。 独著有《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 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II·福建卷》、《中国音乐考古80年》等书籍 , 发表论文数十篇 , 主持“《中国古管乐器大典》编撰与管乐资料库建设”、“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等国家级课题 。
本文图片
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书影
讲座伊始 , 王清雷博士给观众播放了自己用山西陶寺北墓地M3011出土的部分编钟(3件编镈和3件编甬钟)演奏的《茉莉花》视频 。 同时 , 详细地说明了拍摄这个视频的目的 , 并非是为了展示编钟的演奏 , 而是为了证明他的学术观点 , 即陶寺北M3011编钟(编甬钟和编镈)是目前唯一一例既属于同宫系统、又音区相同的组合编钟 。 其中“同宫”是中国传统音乐术语 , 指两者调高一致;“同音区”指的是镈与甬钟的音域相同 , 这种情况的组合编钟在全国首次发现 。
编钟演奏的误区
2020年在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了一批周代礼乐重器 , 包括编钟和编磬等 。 其中编钟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物化形式 。 根据器型的不同 , 编钟可以分为三种:镈、甬钟和钮钟 。 其中 , 镈是三种之中唯一于口平齐 , 能够站立的钟;甬钟上方有一根很长的“甬” , 于口上凹弧曲;钮钟下方的于口也是上凹弧曲 , 但舞部上方不是长甬 , 而是与镈一样 , 铸有钟钮 。
本文图片
收藏于山西考古博物馆的北白鹅墓地M1出土的编钟
王清雷指出 , 以往对编钟的演奏认知存在着一些误区 。 第一 , 在一些纪录片中 , 敲击“曾侯乙编钟”最下层大钟的演奏者面向编钟 , 背向观看者 。 第二 , 在一些电视剧、电影中 , 编钟演奏时敲击钟的钲部、篆带、枚区等 , 或者乐师之间交接传递钟槌使用 , 等等 。 这些高播放量的电视、电影中出现的错误 , 很容易误导观众 。
本文图片
曾侯乙编钟中大甬钟的演奏(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 上面绘有瑞兽演奏编钟和编磬的场景 。 在这个彩绘图像中 , 瑞兽背向甬钟 , 面向观乐的贵族 , 用钟棒向右后方撞击 。 王清雷主任认为 , 当初曾侯乙的乐师演奏编钟时 , 应当也像瑞兽一样 , 背对大钟 , 面向曾侯乙演奏;而演奏中、上层小钟者 , 则在钟架后方敲击 。 因为在古代 , 背向统治者意味着背叛 , 是一桩重罪 。 至于背向大甬钟撞击可能带来的演奏失误 , 王清雷认为也能避免 。 因为乐师不能直视曾侯乙 , 所以在演奏时可以低头用余光观察撞击甬钟的位置;更何况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 , 乐师应该已经熟记撞击的位置 , 故此可以排除向后撞击甬钟而带来的失误可能性 。
- 演奏厅$因新旧编钟演奏厅搬迁,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暂停
- 墓葬|三门峡发现战国早期墓葬群,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 蟠螭纹#三门峡发现战国早期墓葬群,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 墓葬|三门峡发现战国早期墓葬群 并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 燕飞!河南三门峡发现战国早期墓葬群 出土战国时期铜编钟
- 编钟|随州市博物馆 青铜史诗讲述传奇故事
- 出土$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墓葬群被发现 三门峡建市后首次出土战国铜编钟
- 铜鼎#三门峡发现战国早期墓葬群 并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 战国时期&曾国怎么消失的叶家山墓挖出180字的编钟,却揭开了千年谜团!
- 湖北省博物馆|近4000人捧场省博新馆首日开放,星空下的编钟人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