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一句残菊诗,引起王安石欧阳修争议,其实二人另有深意不关菊花

前言金秋之际,百花早已凋零,唯有菊花盛开。因此,这种花有了不同于其他花的寓意。有几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含义。屈原还在《离骚》中有句: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菊之落英,没有人提过意见,但是王安石有一首诗中写道:残菊飘零满地金,却被欧阳修和苏轼批评说:秋花不比春花落。由此引发一个公案,千古以来众说纷纭。
其中,宋朝的王楙说了另一番道理,其实王安石、欧阳修都知道秋菊不落,只是另有寓意而已。
菊花!一句残菊诗,引起王安石欧阳修争议,其实二人另有深意不关菊花
文章插图
一、欧阳修笑话王安石不知菊蔡绦(奸相蔡京季子)《西清诗话》中记载了这个故事:
欧阳文忠公嘉佑中见王文公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文公闻之,怒曰:「是定不知《楚辞》云『飡秋菊之落英』,欧阳公不学之过也。」
文人相轻,信自古如此。《西清诗话》
王安石《残菊》今天常见版本为: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欧阳修看到以后说,百花飘落,只有菊花在枝头枯萎,并不会飘落满地。并作诗说:“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
王安石听说后,难道他不知道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吗?屈原说得,我说不得?这是欧阳修不学习的问题。
蔡绦引用了曹丕的话评价说:文人相轻,信自古如此。
菊花!一句残菊诗,引起王安石欧阳修争议,其实二人另有深意不关菊花
文章插图
二、苕溪渔隐的疑问苕溪渔隐胡仔说,曾慥(?—1155年)在《高斋诗话》中,把和王安石唱对手戏的变成了苏轼:
 《高斋诗话》云:“荆公此诗,子瞻跋云:‘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盖为菊无落英故也。荆公云:‘苏子瞻读《楚词》不熟耳。’
予以谓屈平‘餐秋菊之落英’,大概言花衰谢之意,若‘飘零满地金’,则过矣。
东坡既以落英为非,则屈原岂亦谬误乎?坡在海南《谢人寄酒诗》有云:‘漫绕东篱嗅落英’,又何也。”《苕溪渔隐丛话》
在这个故事里,批评王安石的变成了苏轼,但是苏轼却在海南作诗云:漫绕东篱嗅落英。既然苏轼批评王安石,为什么自己也用落英形容残菊呢?
另外,作者认为,屈原说‘餐秋菊之落英’,大意指菊花凋残,不至于落花满地。
但是胡仔还提出了一个问题:
苕溪渔隐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此是两句诗,余于《六一居士全集》及《东坡前后集》,遍寻并无之,不知《西清》、《高斋》何从得此二句诗,互有讥议,亦疑其不审也。
胡仔(1110~1170)也是南宋人,他说自己查遍了苏轼和欧阳修的文集,都没有看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这两句诗,那么蔡绦(南北宋交接期)和曾慥(?—1155年)是从哪里看到这两句诗呢?
菊花!一句残菊诗,引起王安石欧阳修争议,其实二人另有深意不关菊花
文章插图
三、苏轼和欧阳修难道不知楚辞吗?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引《梅墅续评》说,苏轼和欧阳修“非不知不熟楚词”者:
西清以为欧公,高斋以为苏公,未详孰是?
而所记半山借“秋菊落英”之说,一则曰欧九不知楚词,一则曰子膽不熟楚词。欧、苏二公,非不知不熟楚词者,特知屈原之心,不以“落英”为飘落之落耳。
虽然,半山岂真不知不熟楚词者欤!亦不过执拗以遂非而已。 《梅墅续评》
王安石说二人不学无术,是王安石自己不肯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