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苇草 | 祝振玉

佛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苇草 | 祝振玉
文章插图

秋天的物候,很容易让人想到芦苇,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仅道尽了深秋的气象,也是古往今来咏芦苇诗的祖宗。芦苇没有袅娜的身姿和妍丽的容颜,只是江边湖畔平凡的存在。所以,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时候,对它青睐的人实在寥寥。不过,一叶虽小,或可障目,一苇虽轻,有时也能载无量之重。西天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时届南朝萧梁。梁武帝好佛,史上有名,曾三次不顾九五之尊,舍身出家,最后由群臣出巨资“赎回”。也许声名在外,达摩祖师来东土第一站,就径直来到建康(今南京)面晤梁武帝萧衍。结果语不相契,见面后不欢而散。看来这个梁武帝好佛是浪得虚名,佛学器识难副所望,于是达摩祖师将传法的宏愿转向中国北方。他来到滔滔长江边,施法力,折一叶芦苇当舟,凌波穿浪,登陆北岸,后来在嵩山面壁九年,等来了二祖慧可,开启了中国本土的佛教——禅宗。这个“一苇渡江”的传说典故,流传千年,影响甚广。今日南京的六合区长江边还有长芦古刹,里面设一苇堂以纪其事。
但是,这个大家熟知的“一苇渡江”的故事,却向来不载典籍,不仅梁释慧皎《高僧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宋释赞宁的《宋高僧传》(以上三种合称三朝《高僧传》)没有记载,而且南宋的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也没有收录,甚至在近人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中也不见踪影。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南朝佛寺之盛,其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颇见当年仿佛,不过他也没有提及这个故事。据我所知,“一苇渡江”的典故,最早见于文人笔下的,是北宋黄庭坚的《渔家傲》词,原序云:“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作古渔家傲。”词曰: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说的就是达摩祖师来华传教的事迹。南宋范成大在他的笔记《吴船录》里也提到过“达摩过江”的遗址。可见那时候“一苇渡江”之说虽不载典籍,但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后来明阮大铖传奇《牟尼合》第二十六出《芦渡》,《红楼梦》第八十五回中上演折子戏《达摩渡江》,敷演的都是相同故事。
佛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苇草 | 祝振玉
文章插图

达摩渡江图(明·孙克弘)
既然有关佛教典籍都不见载,则“一苇渡江”的神话,大概率出于民间的传说想象,那它的灵感出自哪里呢?答案其实早为人所知,这就是《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不过,这里的一苇,不是一叶或一根,唐代经师孔颖达解释道:“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浮筏然,非一根苇也。”当然,这里不必胶柱鼓瑟,刻意索解。中国民俗文化向来有重塑、改造外来神佛形象的传统。就如西方观音大士原来是男身,到东土后变成女身宝相,佛教四大护法天王汉化而成如今寺庙中的四大金刚,西天弥勒变成唐代布袋和尚肥头大耳的形象等等。而这些佛教宝相的汉化改变,又无不寄寓世俗大众的理想心愿,观音的慈悲博爱,弥勒的豁达乐观,四大金刚寓意风调雨顺,难道不是老百姓平时的所思所想?因此,达摩祖师足下的这一叶神奇芦苇,也应该是出于后人有意识的生花之笔吧。
问题是按照当时人的识见,以达摩祖师的大法力,即便是天堑长江,如需渡越,哪里需要舟船帆桨,不过腾云驾雾,瞬间可达彼岸也。如何却要折一叶芦苇作为浮渡之具,以此劈波踏浪,飘然北上。这应该不是祖师法力不够,而是别有寓意。首先是祖师折苇渡江,亲蹈人间风波,践行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谛;其次是赞颂祖师所凭藉者微,所承载者大,不畏险阻、勇猛精进、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再次是告诉世俗众人:只要有初心恒心决心,一苇也可渡过大江,如果没有勇猛精进的意志,即有艨艟巨舰也难到光明彼岸。所以,“一苇轻航,挟江而来”这个经过汉化的达摩祖师形象,对于世俗百姓的开悟激励意义,已经不局限于布道传教了,这也难怪“一苇渡江”的故事,一直是中国文学戏曲美术作品中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