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范翼鹏评《莱姆作品集》︱莱姆:从不可能出发

生物|范翼鹏评《莱姆作品集》︱莱姆:从不可能出发
文章图片

莱姆文集 , 译林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索拉里斯星》 , 靖振忠译 ,, 254页 , 49.00元;《惨败》 , 陈灼译 , 392页 , 58.00元;《未来学大会》 , 许东华译 , 143页 , 42.00元;《无敌号》 , 罗妍莉译 , 202页 , 45.00元;《伊甸》 , 续文译 , 275页 , 48.00元;《其主之声》 , 由美译 , 234页 , 46.00元
2021年是伟大的波兰科幻小说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aw Lem , 1921-2006)的一百周年诞辰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中文世界中能够读到的莱姆作品仅有《索拉里斯星》《完美的真空》 , 以及后来引入的《机器人大师》 。 今年 , 莱姆的作品有了更完整、成套的译介 。 在这里 , 我想要从个人的阅读经验出发 , 对莱姆的科幻宇宙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解读 。 相比于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这些响当当的名字 , 可能因为作品的种类在此前相对较少 , 莱姆在中文世界里相对小众 , 或者至少说 , 除开科幻圈内部一批忠实拥趸之外 , 这位波兰大师的名字还没有红火到“出圈”的程度 。
相比于同代人 , 莱姆的不同甚至另类之处最让人着迷 。 莱姆不混美国人的科幻圈子——实际上他也看不起他们——但他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人脉、流派、国别这些政治上的区分 , 他的写作风格、智识上的野心也和同代人迥然不同 。
生物|范翼鹏评《莱姆作品集》︱莱姆:从不可能出发
文章图片

波兰科幻小说家、未来学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相比于我们所熟知的二十世纪美国科幻里宏大、歌剧式的叙事、奇观式的技术想象 , 莱姆的科幻作品有时更像是心智、哲学、思辨层面的小品 。 虽然是东欧出身 , 但莱姆并不完全像前苏联那一批科幻大师一般 , 来自于纯粹“硬理工科”的技术背景 , 事实上 , 他对诗歌和文学的了解很深 , 这些也成为他科幻创作生发的土壤 。 或许莱姆作品一些特定的地方 , 会唤起读者对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或是当代的科幻作者特德·姜等科幻/文学/幻想大师的记忆 。 可以说 , 这位波兰大师既诙谐、奇趣 , 又黑暗、深沉 , 他的一些近乎去类型化的作品 , 像是借用科幻外壳的哲学讨论或者文学实验 。
科幻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最终仍然锚固在“人”这个终极母题上 。
原因其一是人无法超越自身视野的局限性 。 科幻创作者向“未知”进行一种投射 , 这个未知可以是技术上还未达到的 , 时间上还未来到的 , 或是空间上还未抵达的 , 当然 , 这种未知也可以是对某种还未接触过的文明的想象 。 借这种“未知” , 创作者建构某种别样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甚至物理规则 。 但是 , 即便再具超越性的想象力 , 这种对所谓“未知”“不可知”的投射仍然无法超脱人类自身的有限框架——用一句听起来拗口又多余的话来讲 , “人没有办法想象真正无法想象的事物” 。
半透明的鬼魂、三头六臂的怪兽、状如一团粘液的外星生物……这些想象也只是人类已经见过的元素的重新组合 , 或夸张式的表现 。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的这段话:“人在思考、分析时不得不从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出发 , 而不能超越自己的立场和视角 。 ”
原因其二在于创作的出发点和意图 。 许多科幻创作者对“未知”和“他者”的想象 , 毕竟还是用来反观自照、反求诸己 , 不论时间多么遥远、设定如何在宇宙的另一端 , 其故事的本质仍然是对人类文明本身的讽喻 , 那些对星际间的事件的讲述 , 是经过变形处理的人类政治世界的演绎 。 对“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这个科幻类型当中恒久的基本母题 , 莱姆享誉全球的杰作《索拉里斯星》正是展现了一个消极、真实又迷人的态度 。 如果说同代的科幻大师的创作 , 在于向“不可知”进发 , 那么莱姆则是从“不可知”出发 。 想要与某个对象联结与沟通 , 首先需要我们看到和理解对方 , 但莱姆提醒我们 , 这交往的第一步或许都永远无法完成 。 地球与外星文明往往存在着超乎想象的不同 , 以及出乎意料的理解障碍 。 生命与生命之间也并非往往存在着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