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浅谈纸材料在水墨语言流变中的状态( 三 )


水墨画的传统用纸是一种变化性很大的材料,在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生皮纸上,水墨从落到纸上到最终的图案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画到纸上什么就是什么,而是画到纸上的东西经过水墨的洇开并停止之后的,才是最终的图案。水墨画的传统用纸都有一定的“洇墨性”,水墨落到纸上后会有一个扩散过程,落笔与扩散完成有一个时间差。以水墨画用纸中最有代表性的青檀皮纸为例,现代研究发现,青檀皮纤维的细胞壁上“皱纹”比较多,且与细胞长轴平行,在“皱纹区”容纳的细小碳酸钙粒子,可以帮助吸附墨汁。
【 水墨&浅谈纸材料在水墨语言流变中的状态】皱纹的深浅导致吸墨不均,却得到了墨色丰富的干湿浓淡变化。简单点说,就是在已经被或水或墨浸湿的纸上再去画,又会得到一个与在干纸上画画全然不同的全新的绘画效果。纸,或者说生纸其实非常的“不好用”,变化过多使掌握的难度加大。宋元时就有画家专门喜欢用生纸。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中记载宋代书画双绝的文人米芾“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絹上作一笔”。米芾由于对纸的喜爱,还专门写下了《评纸帖》、《十纸说》等文章。
宋代在纸上施胶的工艺已经使纸能够达到与絹帛媲美的柔韧结实又不洇水的能力。为了使胶稳定,加入明矾使胶在纸上沉淀。这个时候纸的廉价优势就愈加凸显。在宋元时期,是纸淘汰絹的最后一个时期,絹在书画领域长达七个多世纪的核心地位土崩瓦解。宋元以后,虽然还有采用,但再难成为主流。五代到宋元时期,很多絹上绘画的尺幅都很大,为了赶得上这个变化,纸的尺幅也在迅速变大。
传世实物中,北宋徽宗赵佶所书写的草书《千字文》一纸长达三丈而毫无接缝,宋尺一尺约等于现在的30.72cm,换算出来就是约9m多长。南宋画家法常的《写生蔬果图》纵高47.3cm,横长814.1cm,也有8m多长。
水墨&浅谈纸材料在水墨语言流变中的状态
文章插图

纸幅面的大小对绘画尤其是水墨语言的发展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迀,纸在越变越大:汉晋书法纸纵高约24cm,唐纸纵高约25-27cm,宋书法纸约30-35cm,画纸约30-55cm,并且横长大增,元纸又更进一步大于宋纸。一份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纸本绘画的检测结果显示,唐画纸面为650cm2,宋代平均为2412cm2,元代为2937cm2。这个呈倍数增大的数字在宋元时期絹纸材料的地位更替中格外有说明意义。
如果对水墨语言捕捉能力更优秀的纸一直是汉代纵高24cm的尺度模样,那么唐代水墨淋漓的泼墨与宋代恢弘巨制的水墨山水将失去发展的优秀阵地。关于宋元的纸材料最后再补充一点,宋元时期改良了舂捣纸原料的机器,由水碓代替了人力打浆,打出纸浆料高效省力又品质上乘,这也是宋元纸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开始,水墨语言第一次得到了如此重视,在紧随其后的五代时期,“荆”、“关”、“董”、“巨”遍地开花。从五代时期开始,水墨画开始成为人们视野中的主流。五代时期由水墨勾皴点染而画成的水墨山水,是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之前,从来都没有人这么画过。
水墨画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太追求逼真的描写。虽然皴法的发掘是为了描绘山石的肌理,可通过皴法所描绘出来的,和真实的山石还是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似乎是刻意为之的。在《芥子园画谱》中记载了十四中皴法,几乎全部成型于五代到宋元时期。这些皴法没有一种在强调追求真实的山石肌理,却都在强调皴法本身的象征意义。从它们的名字上其实已经暗示了出来,叫披麻皴却不画麻,叫卷云皴却不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