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三 )


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文章插图

2.贺氏课徒画稿讲究“山石皴法美”。画稿中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以独特的点与线的组合,具有概括表现山石形、质、量的特点。对各种代表性的皴法和树法进行了剖析,不仅说明用笔与形体问题,还表述了皴法的先后顺序、层次以及浓淡、烘染的先后过程”。贺先生将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技法的思考融入课徒画稿中,展现出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1961年,年逾七十的贺先生仍笔耕不辍,发表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美》一文。在文中撰写了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在绘画技法上提炼出的审美体验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此前针对初学者,贺先生还曾言简意赅地总结出“练眼、练手、练心”的程序方法,供画者研习参考。
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文章插图

3.贺氏课徒画稿是对诸多名师大家的艺术创作之再创作。课徒画稿的创作表明贺天健先生对国画山水中“皴法”等技法的研究极为深入,不仅将诸位画家擅长使用的皴法作了分类,并且将这些类别记在心中,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再创作出来展示精华的部分用以授徒。在这过程中,贺先生所做的不是单纯临摹前人的技法,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观加以再创作,是艺术二次创作的过程。这使画家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但无疑画家选择了挑战。贺氏课徒画稿不是单纯的“背画”而是“内化”后的“造化”,让后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贺氏山水画的真功夫。
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课徒画稿这一艺术样式已经不单作为一种艺术范本而存在,它表达出了由古至今诸多绘画名家的深层次精神内涵,因此拥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张子祥、龚半千等绘画名家都曾创作过“课徒画稿”,由此体现出的教育意义和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更值得我们深思。比如贺氏课徒画稿,它已不再是突出某位画家个人绘画风格的画谱。它将诸位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画家所擅长之技法与特色汇编成册,其目的在于授徒,其内容传达出一种学习绘画需要大量而广泛的“习古”、“临古”、“仿古”的思想。课徒画稿无疑是传统美术教育的载体,在传授绘画技巧的同时引起社会对美术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
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文章插图

古往今来,中国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传承模式多数是依靠师徒间的传承而发展。课徒画稿这一艺术形式则是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的“有形财产”,名家大师的作品以及其授徒的理念,直接可以通过这种承载了艺术教育目的的艺术品来传承延续。画家将自己的“真”意无私地传递至学生心中并留下手稿以备学生复习之用,存留至今亦为一件师徒间的纪念品。而贺氏的课徒画稿在创作中,更是分步骤记录下来的,这对其他绘画爱好者来说,是一件难得的“有形传授”图谱。并且,贺氏在绘制画稿时常将每一幅作品的注意事项用批注标示出来,为学生打好基本功和尽快识记皴法而打下基础。
贺氏$贺天健课徒画稿研究!
文章插图

“20世纪的中国画教学成果,在50年代之前主要是以非学院的方式取得的,如齐白石、黄宾虹、贺天健等等”。这一批画家虽然不是美术学院的科班出身,但小时候受到过传统的师徒模式教育,由师傅面授技艺甚至手把手地指导,这种传统美术教育具备“师资授受、上法古意、参考画谱”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