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格$什么是古诗中的旁犯、蹉对、假对、双声、叠韵、正格、偏格?( 二 )


这种利用同字不同意,同音不同意来对仗的方式,即假对。
正格$什么是古诗中的旁犯、蹉对、假对、双声、叠韵、正格、偏格?
文章插图
四、双声如“几家村草里;吹唱隔江闻”,“几家”、“村草”与“吹唱”、“隔江”,皆双声。《梦溪笔谈》
这个好理解。古人用反切之法标注字的发音,今天我们用拼音来标注。
“几家”,声母都是j;“村草”声母都是,“吹唱”声母都是ch。
“隔江”用拼音就不对了,用反切法来看。說文解字中,隔,古覈切;江,古雙切。反切法切上字取声母,“隔江”上字都是古。
相连二字都是同声母,所以称为双声。
五、叠韵如“月影侵簪冷,江光逼屐清”,“侵簪”、“逼屐”皆叠韵。《梦溪笔谈》
明白了双声,就好理解叠韵了。
“侵簪”,在一个韵部,韵母相同。“逼屐”在一个韵部,也是韵母相同。相连二字同韵,称为叠韵。
这个叠韵,和填词是使用同一个字来押韵(例《如梦令》中叠韵:知否、知否),不是一回事。
六、正格与偏格计第二字侧入。谓之正格,如:“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之类。第二字平入谓之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类。唐名贤辈诗,多用正格,如杜甫律诗。用偏格者,十无一二。《梦溪笔谈》
侧入,即仄入,就是首句第二个字是仄声。这种为正格。诗中举例的是:仄仄平平仄,凤历轩辕纪。
平入,首句第二个字是平声,即:平平平仄仄,四更山吐月。
因为五律首句不押韵为正例,所以沈括没有提到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作首句。
沈括还提到,杜甫作诗,正格五律占比八九成,偏格五律只有一二成。
杜甫的五律有六百首,是不是如此比例老街不清楚,但是正格的确很多,例如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偏格只有这一首: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忆过杨柳渚,平平平仄仄,过,这里是平声。
其他九首都是正格,例如: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正格$什么是古诗中的旁犯、蹉对、假对、双声、叠韵、正格、偏格?
文章插图
结束语以上的几种现象,在古诗词中有的常见,有的不常见。古人总结出来的东西,对现在学习诗词创作的朋友来说,有的可以遵守,有的不必遵守。
但是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人作品。
@老街味道
古诗分三种,一看就懂和看注释才懂,还有一种是以为懂其实未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