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以张旭为对象研究其对狂草美学的贡献( 三 )


美学@以张旭为对象研究其对狂草美学的贡献
文章插图
他渐渐地融入了著名诗人书家汇集的文化圈,这期间他还结交了李白等文人。
李白不仅是位诗仙,而且还是一个书法家,只是他在诗歌上面的成就太高了,从而淹没了他的书名,李白结交了很多书法名家,经常与他们交流笔墨,诗酒酬唱。
杜甫在著名的《饮中歌》中描写李白酒后狂态说到,李白有上百篇的诗歌创作,他还自称酒中仙:。李白不仅诗狂,而且其书法超凡脱俗,卓尔不群。从他传世作品自咏四言行草诗《上阳台帖》看,其书法造诣绝非一般书家可比。
张旭在与文人士大夫交往过程中,常以草会友,醉饮后疾书,挥笔月.大叫,时人称其草圣。张旭酒后挥毫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疾笔洒墨,笔走龙蛇,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泻于纸张。
关于张旭酒后书写的情形,《宣和书谱》卷十八更有详细记载:“旭喜酒,叫呼狂走方落笔。一日酒酣,以发儒墨作大字,既醒视之,自以为神,不可复得。”而长史惊心动魄的醉书状态在《太平一记》中记载得更清楚,这是一种新书体—狂草。
张旭酒后癫狂的草书,举国上下无不想一睹为快。接下来的情形正如李白诗所写的那样:“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争追随”张旭一夜问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论焦点,也成为大家竞相邀请粉笔题字的书家。唐玄宗也获悉要观看,侍书学士请张旭上殿表演。
唐代在太宗皇帝的影响下,历代皇帝皆精书法。玄宗也不例外,他是位学识渊博的皇帝,他还很擅长音乐,但是相比较于来说,玄宗更擅长书法,“且师于翰林”’导。张旭在殿上表演了草书,在他笔落惊风雨的气势下,全殿为之服,唐玄宗被镇住了,下诏书称:李白的诗歌、裴星的剑舞、张旭的草书是大唐的“三绝”。
美学@以张旭为对象研究其对狂草美学的贡献
文章插图
在此提出一个观点,很多书中如熊秉明先生《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朱关田先生《中国书法史·隋唐卷》中都记载唐文宗下诏称“三绝”,其实不然。唐文宗于公元827年-840年在位,唐玄宗于712年-756年在位,张旭675年生759年卒,李白701年生762年卒,对照时间便可发现其中的谬误。
至于张旭、裴星与唐玄宗同一时代,《太平广记》,也有记载:“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二壁。都邑人士,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开元中驾幸东洛”,指玄宗东封泰山,途经洛阳一事,时开元十三年。吴生即吴道子。由此可知,下诏称“三绝”的是唐玄宗而非唐文宗也。
从以上一些史料可知,张旭是一位性情奇逸、洒脱豪放、才学渊博,风流豁达之人,他的性格也直接影响了其书风。
胸中块垒笔底波澜
只有在不一般的艺术情境中,并且创作者也不一般的时候,才有可能企及到这个高度,当然这种也是需要非常人有着别样的创作心理路程才能达到的。而通过我们的了解,我们发现张旭就是这样的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他在他的作品中将自己遭遇的不公平,成长时候的遇到的颠簸和坎坷,化成了笔势创作于纸上,怨愤之气幻化成纸上的奔腾之气,正所谓,悲愤出狂草,和意境的无限,他是超脱的而不是出世的,其草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的。
张旭借助狂草的抒情特性将内心如潮涌动的情感抒发出来了。
对于书法可以抒情的观点,孙过庭在《书谱》中就对抒情性作了进一步阐述:“书之为妙,近取诸身”,“身”即自身,也就是书法的奥妙在于表现自身的情性。其又指出书法能表现出抑郁的感情,瑰奇的遐想,怡然的心境、飘逸的神思。……不同的作品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