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与招投标文件编制 建筑毕业设计总结_急求毕业设计总结

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节能建筑屋面的比较研究
摘 要:能源的过度消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节约能源已成为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建筑节能
则又是节能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建筑外部围护结构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屋顶结构的分析、对比,进而从中得出
不同屋面形式在节能、构造上的优势与劣势,对今后建筑设计屋面形式的选择有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之效.
关键词:建筑屋面节能;屋面形式;适用范围;节能效果
在影响建筑节能的各因素中,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建筑围护结构,是由包
围空间的、将室内与室外隔开的结构材料和表面装饰材料构成,包括墙体、门窗和屋面.围护结构必须平衡
通风和采光的需求,并提供适合于建造地点气候条件的热湿保护.[1]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保
证室内热舒适条件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建筑在运行中的能量消耗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屋面节能技术是其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面节能技术又与建筑屋顶的构造形式息息相关.屋面构造形式大致有构造式保温隔
热屋面、建筑形式保温隔热屋面、生态覆盖式保温隔热屋面等.
1 构造式保温隔热屋面
构造式保温隔热屋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材式保温隔热式屋面,这类建筑屋面多以在屋顶构造中增
加保温材料层,通过低传热系数和大热惰的材料来阻挡外部热量的进入和内部能量的流失.这类形式的屋
面大致分为传统保温隔热屋面和倒置式屋面,主要区别在于保温材料层在屋面构造中的位置不同.
1.1 传统保温隔热屋面
传统屋面构造做法,即正置式屋面,其构造一般为隔热保温层在防水层的下面.因为传统屋面隔热保
温层的选材一般为珍珠岩,水泥聚苯板,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聚苯乙烯板(EPS)等材料.这些材料普
遍存在吸水率大的通病,如果吸水,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无法满足隔热的要求,所以一定要使防水层做
在其上面,防止水分的渗入,保证隔热层的干燥,方能隔热保温.为了提高材料层的热绝缘性,最好选用导
热性小、蓄热性大的材料,同时要考虑不宜选用容量过大的材料,防止屋面荷载过大.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不
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材料,以防止屋面湿作业时,保温隔热层大量吸水,降低热材料层内不易排除的水分,
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的热工设计计算确定其厚度.此种形式的屋面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新
建和改造住宅的屋顶保温,并能够保证冬季屋顶内表面温度和室外采暖环境的差值小于4℃.
1.2 倒置式屋面
图1 倒置式屋面
所谓倒置式屋面是外保温屋面形式的一个倒置形
式(如图1),将保温层设计在防水层之上,大大减弱了
防水层受大气,温差及太阳光紫外线照射的影响,使防
水层不易老化,因而能长期保持其柔软性、延伸性等性
能,有效延长使用年限.[2]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可延
长防水层使用寿命2~4倍.倒置式屋面省去了传统屋
面中的隔气层及保温层上的找平层,施工简化,更加经
济.即使出现个别地方渗漏,只要揭开几块保温板,就可以进行处理,易于维修.同时倒置式屋面的构造要
求保温隔热层应采用吸水率低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泡沫玻璃、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且在保温隔
热层上应用混凝土、水泥砂浆或干铺卵石作为保护层,以免保温隔热材料受到破坏.在使用保护层混凝土
板或地砖等材料时,可用水泥砂浆铺砌,卵石保护层,在卵石与保温隔热材料层间应铺一层耐穿刺且耐久
性的防腐性能好的纤维织物.[2]此种形式的屋面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建和改造住宅的屋
顶保温,并能够保证冬季屋顶内表面温度和室外采暖环境的差值小于4℃;可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延长
2~4倍.
2 建筑形式保温隔热屋面
通风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保温隔热屋面,通风屋顶是屋盖由实体结构变为带有封闭或通风
的空气间层的双层屋面结构形式,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广泛地采用,尤其是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夏季,这种
屋面构造形式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屋盖由实体结构变为带有封闭或通风的空气间层的结构,通过空气间
层的空气流动带走太阳辐射热量,大大地提高了屋盖的隔热能力.[3]但在通风屋面的设计施工中应根据
基层的承载能力,简化构造形式,通风屋面和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5 m,空气间层以200 mm左右为宜;架空
隔热板与山墙间应留出250 mm的距离;同时在架空隔热层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完工防水的保护工作.带
可通风阁楼层的住宅,其原理与通风屋面相同,所不同的是阁楼的空间高大,通风效果比架空阶砖的通风
屋顶更好,且阁楼有良好的防雨防晒功能,能有效改善住宅顶部的热工质量,如图2所示.此种形式的屋面
适用于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新建和改造住宅的屋顶保温.
图2 阁楼屋面
通风屋面的降温效果明显,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实砌屋面和通风屋面的隔热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风屋面和实砌屋面隔热效果比较℃
通风屋面实砌屋面差值
内表面平均温度29. 9 34. 9 5
内表面最高温度31. 1 39. 4 8. 3
室温平均值29. 7 31. 3 1. 6
室温最高值30. 2 32. 7 2. 5
3 生态覆盖式保温隔热屋面
生态覆盖式保温隔热屋面是通过生态材料覆盖于
建筑屋顶,利用覆盖物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相应反应,来弥补建筑本身不利的能源损耗,其中以种
植屋面和蓄水屋面较为典型.
3.1 种植屋面
过去就有很多“蓄土种植”屋面的应用实例,通常被称为种植屋面.目前在建筑中此种屋顶的应用更
为广泛,利用屋顶种草栽花,甚至种灌木、堆假山、设喷泉,形成了“操场屋顶”或屋顶花园,是一种生态型
图3 种植屋面构造
的节能屋面.种植屋面是利用屋面上种植的植物阻隔
太阳能防止房间过热的一项隔热措施(如图3).
其隔热原理有3个方面.
一是植被茎叶的遮阳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屋面
的室外综合温度,减少屋面的温差传热量;二是植物的
光合作用消耗太阳能用于自身的蒸腾;三是植被基层
的土壤或水体的蒸发消耗太阳能.因此,种植屋面是一
种十分有效的隔热节能屋面,如果植被种类属于灌木,
则还可以有利于固化CO2,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能够
发挥出良好的生态功效.[3]
种植屋面相对施工要求较为复杂,结构层采用整
体浇筑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防水层应选用设置涂膜防水层和配筋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两
道防线的复合防水设防的做法,以确保其防水质量;在结构层上做找平层,找平层宜采用1∶3水泥砂浆,其
厚度根据屋面基层种类(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为15~30 mm,找平层应坚实平整.找平层宜留设
阁缝,缝宽为20 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隔缝最大间距为6 m;种植屋面栽培的植物宜选择浅根植物如各
种花卉、草等,一般不宜种植根深的植物;种植屋面坡度不宜大于3%,以免种植介质流失.此种形式的屋
面适用于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屋顶防热.种植屋面的节能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种植屋面的热工效果比较
种植屋面无种植屋面差值
外表面最高温度/℃29 61. 6 32. 6
外表面温度波幅/℃1. 6 24 22. 4
内表面最高温度/℃30. 2 32. 2 2
内表面温度波幅/℃1. 2 1. 3 0. 1
内表面最大热流/(W /m2) 2. 2 15. 3 13. 1
内表面平均热流/(W /m2) -5. 27 9. 1 14. 4
室外最高温度/℃36. 4 36. 4 0
室外平均温度/℃29. 1 29. 1 0
最大太阳辐射照度/(W /m2) 862 862 0
平均太阳辐射照度/(W /m2) 215. 2 215. 2 0
3.2 蓄水屋面
蓄水屋面就是在屋面上储一薄层水用来提高屋顶的隔热能力,其构造如图4.水在屋顶上能起到隔热
作用的原因,主要是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汽化热,而这些热量大部分从屋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中摄
取,所以大大减少了经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相应地降低了屋面的内表面温度.
图4 蓄水屋面构造
用水隔热是利用水的蒸发耗热作用,而蒸发量的大小与室外空
气的相对湿度和风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相对湿度的蒸发作
用最强烈,从屋面吸收而用于蒸发的热量最多.而这个时刻内的屋顶
室外综合温度恰恰最高,即适逢屋面传热最强烈的时刻.这时就是在
一般的屋顶上喷水、淋水,亦会起到蒸发耗热而削弱屋顶的传热作
用.因此在夏季气候干燥、白天多风的地区,用水隔热的效果必然显
著.[4]
蓄水屋顶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夜里屋顶蓄水后外表面温度始终
高于无水屋面,这时很难利用屋顶散热.且屋顶蓄水也增加了屋顶静
荷重,以及为防止渗水还要加强屋面的防水措施.防水层的做法是采
用40 mm厚、200#细石混凝土加水泥用量0. 05%的三乙醇胺或水泥
用量1%的氯化铁, 1%的亚硝酸钠(体积浓度98% ),内设
建筑类毕业论文怎么写?建筑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 , 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 。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 。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 。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 , 尽量不设副题 , 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 。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 , 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 。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 。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 。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 , 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 。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 。文字要简练 。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 , 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 。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 , 合乎逻辑地铺述 。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 。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 , 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 , 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 。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 。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 , 不要随意丢弃 。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 。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 , 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 。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 , 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 。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 , 自鸣创新;贬低别人 , 抬高自己;避重就轻 , 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 。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 。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 , 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 。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 。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 。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 , 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 。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 。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 , 而是说 , 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 。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 , 但只需内行人一戳 , 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 , 丧失信誉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 。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 , 不要庸俗化 。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 。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 。常放篇首 。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 , 有吸引力 。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 。
建筑毕业论文前言怎么写前言是正文“章”之前的一章 。前言的写作应该包括研究综述,提出自己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研究综述写作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研究综述,也叫综述报告 。研究综述是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且对这些研究作出评价 。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 。在我审阅的学位论文中 ,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简略 , 缺少分析评价 。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著,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 。有的研究综述占了整个论文的一半内容,以综述代替自己观点的论述 。2.研究观点前言除了写作研究综述外 , 还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自己在本论文中将要讨论什么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对涉及论文观点的关键词作出界定,自己是在什么范围讨论这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个观点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别人看得明白 。也避免了对讨论范围和关键词的歧义 。前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最好也有章节标题 。3.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 , 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分析—综合” , 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综合——分析——综合” 。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 。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 。“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 。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 , 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因此,前言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是对自己的论述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体描述 。这种总体描述相当于论文的摘要 。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自己论文的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 。也为下文进入第一章的论述做准备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已经在论文摘要中谈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不必在前言中再谈论述内容 。两者是不同的,前言属于学位论文的正文 , 在正文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综合描述 。读者可以不看你的摘要,但是要看你的正文 。如果你不在前言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总体描述,你就错过了让读者了解你的论文总貌的一个机会,增加了读者了解你的论文观点的困难 。你让读者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你的观点是什么 。读者看不明白,也许就不愿意或者不耐烦看了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与招投标文件编制 建筑毕业设计总结_急求毕业设计总结】FOR EXAMPLE:
1. 高速公路隧道全套毕业设计
第1章 概述
1.1地理位置
1.2 设计原则依据准则和相关规范
1.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1.3.1 地形地貌
1.3.2 地层岩性
1.3.3 地址构造
1.3.5 洞口稳定性
1.3.6 围岩特性
第2章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2.1 平面设计
2.1.1 一般要求及曲线要素
2.1.2 洞口位置选择
2.2 纵断面设计
2.2.1 隧道纵断面设计 详见(地质)纵断面图
2.2.2 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平、纵、横技术指标
2.3 洞门形式的选择
2.3.1 洞门形式选择一般原则
2.3.2 闫家沟隧洞门设计要点
2.3.3 洞门图
第3章 结构设计
3.1概述
3.2Ⅴ级围岩衬砌结构计
3.2.1设计基本资料 。结构断面如图3-1所示
3.2.2 计算作用在衬砌结构的主动荷载
3.2.3 绘制分块图
3.2.4计算半拱轴线长度
3.2.5计算各分段截面中心的结合要素
3.2.6 计算基本结构的单位位移δik
3.2.7 计算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位移Δ1p和Δ2p
3.2.8 解主动荷载作用下的力法方程
3.2.9 求主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
3.2.10 求单位弹性反力在相应摩擦里作用下
3.2.11 解单位弹性反力及其摩擦里作用下的力法方程
3.2.12 最大弹性反力σh的计算
3.2.13 计算赘余力
3.2.14 计算衬砌总的内力并校核精度
3.2.15 计算衬砌总的内力并校核精度
3.2.16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3.3 配筋计算
第4章 防排水系统
4.1 隧道防排水基本知识
4.1.1 水对隧道工程衬砌结构的影响
4.1.2 混凝土抗侵蚀措施
4.1.3 混公路隧道防水等级划分
4.1.4 隧道工程防排水原则
4.1.5 隧道工程防排水的基本形式
4.1.6 防排水设施施工范围的确定
4.1.7 防排水设计原则
4.1.8 一些特殊情况的措施
4.2 闫家沟3#隧道右线防排水概况和设计措施
4.2.1 隧道内外总的防排水设计和措施
4.2.2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防排水
4.2.3 二次衬砌的防水
第5章 路基路面与人行横洞
5.1 隧道路基路面基本规定
5.2 闫家沟3#隧道右线路基路面概况
5.3 人行横洞
第6章 通风、照明系统
6.1 隧道通风系统
6.1.1 隧道通风概述
6.1.2 闫家沟隧道3#右线通风系统
6.2 隧道照明系统
6.2.1概述
6.2.2 照明要求
6.2.3 闫家沟隧道各段的情况
6.2.4 灯具的选择
6.2.5 灯具的布置方式 47
6.2.6 停电时使用的照明 47
第7章 施工组织设计 48
7.1 总体概况说明 48
7.1.1 工程简介 48
7.1.2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48
7.2 施工总体规划 48
7.2.1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 48
7.2.2 施工队伍的设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49
7.2.3 施工队人员安排 50
7.2.4 隧道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50
7.3 临时工程及施工准备 51
7.3.1 施工总平面布置 51
7.3.2 临时工程和主要施工设施说明 51
7.4 主要项目或工序的施工方法 53
7.4.1 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53
7.4.2 隧道掘进施工方法 54
7.4.3 拱部超前支护 55
7.4.4 钻爆施工 57
7.4.5 初期支护 58
7.4.6 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 63
7.4.7 隧道仰拱铺砌与填充施工方法 65
7.4.8 隧道施工通风与防尘 66
7.4.9 隧道防、排水施工 67
7.4.10 施工测量 68
7.4.11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68
7.4.12 地质雷达超前预测预报技术 70
7.5 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70
7.5.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基本原则 70
7.5.2 确保总工期的目标 70
7.5.3 各队施工工期大体安排 71
7.5.4 各主要工序施工周期的确定 71
7.5.5 工程进度控制及工程管理图表 73
7.6 环境保护措施 74
设计总结 76
主要参考书目 77
CAD图纸(共9张)
A3图纸
V级围岩衬砌断面图
IV级围岩衬砌断面图
隧道构造设计图
防排水细部构造图
人行横通道断面图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隧道净空断面图
A2图纸
出口洞门图
进口洞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