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诺贝尔文学奖在经过三年的折腾期后,终于回归了正常。结果,将2021年度的奖章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让人大感意外。一时间网上惊呼声一片:WTF,古尔纳特么是谁?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我也不知道,之前闻所未闻。
趁着热闹,查了下有关古尔纳的介绍,多多少少算是有些了二手感性认知。再然后,感谢群里的沧海老师,分享了全网仅有的两篇古尔纳短篇小说的中文翻译版,赶紧打开,一睹为快。
这两篇分别是《囚笼》与《博西》,来自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译者为查明建。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只有两篇短篇小说,就敢谈观感,就敢谈古尔纳,实在是很有些不自量力。但是,全网只有两篇,没得选,也只能就这两篇来扯淡。
因为这些年的兴趣点主要在电影上,很惭愧,我读的小说并不多。视野所限,也不敢做太过横向或者竖向的对比。就我所见,谈我所感。读古尔纳的作品,尤其是《囚笼》一篇,一种平和冲淡的文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熟悉。那感觉,就是在读汪曾祺的作品。
如果说评选一个建国后的“短篇小说之王”,汪曾祺毫无疑问可以拿下这项桂冠,别无第二人选。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读汪曾祺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享受。他的作品用语冲淡平和,清新扑鼻,看似语言极简,看似稀松平常,却非常抓人,让人看几眼就挪不开眼,忍不住要一直读下去,看得畅快淋漓,非常过瘾。看似没什么故事冲突,情节却在无形中百转千回,牵动人心。
汪曾祺的作品,读起来很轻松,读完了是一种享受。不过,在轻松平和的背后,他所写的内容其实细思极恐,因为他描写的大多是苦难,他所展示的生活全是不平静岁月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谓的平淡不过是苦中作乐,是将生活看淡后的达观。
所谓的冲淡平和,只是一种表象,文字背后的隐忍与不屈,才是真正打动的人的东西。鲁迅善于“怒向刀丛觅小诗”,他写哀婉动情的诗歌也是一种愤怒的状态,汪曾祺则慈眉善目地将生活给你讲出来,将岁月的苦与难化成温馨平和的诗情画意。就像《活着》里的富贵,尽管越活越衰,却不动声色,向人讲自己的事好像不是发生自己身上。躺平的背后,是无尽的哀伤。
古尔纳的《囚笼》,也是这种风格。只是,古尔纳没有汪曾祺那么圆融,也没有鲁迅那么愤怒,而是用平缓的语调去刻画令人惊心动魄的史实。格调看,古尔纳要比汪曾祺高出一个层次,而这个层次恰恰决定了汪曾祺尚未达到诺贝尔文学奖标准。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才是,沈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枚遗珠。
按说,《囚笼》类似于《小武》,讲的是一个底层小民与一名妓女之间朦胧的爱情故事。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小武》讲的是一名被人唾弃的小偷与一名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也没有发生爱情,只是小武的一厢情愿,甚至连暧昧一下都没有。妓女只是找个人能聊聊天而已,小武却动了心。
《囚笼》的故事也是,不过《小武》是纪实的,《囚笼》是抒情的,读起来很有一种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的感觉。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汪曾祺最出名的小说《受戒》,开头这一句就是普普通通,平平白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