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三 )


哈米德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每次都会在她来买东西的时候,给加了点量。甚至,货品短缺的时候,他还会从悄悄攒下的储备中取一些给她,那是为老顾客准备的。
但是,你以为的女神,却未必是真女神。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又一次,女孩来店里买糖。哈米德一如既往地给她多添加了一些。但是,女孩子的一句话,却让整个故事到了终点的时分,也让读者读的目瞪口呆。
她说,“你总在给我东西,我知道你也想得到回报。那样的话,光靠这些小恩小惠就不够喽。”
哈米德没说什么,他很不好意思。姑娘轻轻笑着走了。她回头瞥了他一眼,又冲他笑了笑,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
联系上面的文字,店里的老主顾曼塞在调戏姑娘后,说她就是一个妓女。哈米德当时选择不相信曼塞的话,直到姑娘这么说出来。
然后,整个故事就结束了。
短小精悍,余味绵长,余音绕梁,余思隽永。
留下的想象空间远比文字层面上所展现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满,值得咂思,值得品味。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这篇小说,从翻译版上看,才4600字,但足以将非洲移民在英国的生活遭遇刻画的活灵活现,让普通读者从来没有留意的角落发出光来,生出诗意。也让人在读完之后,不自觉地思考起移民在社会中的作用,还有他们的生存状态问题。
古尔纳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与他的肤色以及创作主题有很大关系,颁给他是反映了诺贝尔的政治正确。古尔纳是一名黑人,他的创作主题一直围绕“难民”、“殖民”进行写作,然后报之以悲悯与同情,赋予人文关怀。如果他不是一名黑人,并以写作“难民”为主,大概诺奖还轮不到他。但既然已拿下,也已经证明了其作品的文学性也绝非浪得虚名。诺奖可以有冷门,但每一个获得者都配得上这项荣誉,都实至名归。
诗在言中,意在言外。古尔纳做到了。
至于另外一篇《博西》,文字稍微长了一些,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段意识流的叙述,就像一个叙述者的呓语,讲了一个不像故事的故事,故事的第一人哈吉接到旧友的一封来信,然后被它“撕碎了我为自己营造的宁静”,进而让他陷入了对于故土以及童年往事的追忆里。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表面上看,是哈吉对儿童玩伴博西沉痛的思念,实际上他展现的是莽撞青春的消失,故乡的远离,加上种族歧视的遭遇,饥饿、贫穷、家暴,乃至随时遭遇性剥削的女性,不存在的非洲帝国……
短短的一篇文字,通过哈吉沉痛又深情的回忆,徐徐展开了一幅非洲移民的生活画卷,依旧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两篇小说,文字不多,样本也不够全,仅能看到古尔纳文学创作的一鳞半爪,但也已足够感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
版权的问题,我就不直接贴文字了,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现一下《囚笼》这个故事吧。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文章插图

(李啸天)
PS:文中剧照配图来自非洲电影《旱季》《黑帮暴徒》。
【 短篇小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