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文章插图
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范美俊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文章插图
王羲之《远宦帖》纸本(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改革开放之初,打开的国门使得建国前外国文艺门类的引进和研究得以接续,并有所推进甚至成为显学。厚此的同时,但也有些薄彼,虽有“国学热”整体上本民族文艺的特征及研究多少被忽视和遮蔽了,因此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语和焦虑,这实际上是一种矫枉过正。不过风水轮流转,近20年对本民族文艺的重视与扶持,又出现轻视甚至仇视外国优秀文化的某些弊端,最近文艺界的一些导向就有些让人担忧,要申请课题发表论著,如果是本民族的文艺研究特别是乡土文化、民间民俗和非物质遗产则相对容易一些,即便是研究水平较差甚至是学术价值不大的“大路货”成果,而外国文艺的研究似乎困难重重,还有一些或显或隐的禁区。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世界美术》杂志主编易英举办专题讲座,说该刊的发行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十多万份萎缩到如今的不到三千,不禁让人唏嘘。主持人朱青生现场提问:“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机会,一直与该杂志相守的易英先生还会继续当主编吗?”易英的回答倒也干脆:不会!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文章插图
王羲之《妹至帖》摹本 纵25.3厘米 横5.3厘米(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 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

在媒体向数字化转向的时代,正式媒体与自媒体所刊载的文艺类文字,多少会涉及到中西、古今等的对比。一旦涉及到不同文化的比较,尤其是在网路上的某些论断可以看出比拼的不再是软文化实力而是硬功夫,甚至火药味颇浓,一些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甚至没有事实的研究大行其道。曾在微信看过一篇奇文,系黄河清教授致敬诸玄识新著《虚构的西方文明史》所作的序言,认为这本颠覆性的书,将150多年来西方灌输给我们的“西方文明史”整个掀翻在地!序文摘引了书中认为整个西方文明抄搬中华文明的观点:埃及学衍生于汉学;柏拉图、欧几里得等人及其著作都是中世纪后期杜撰;伏羲变成外国古代文明的多个智者名字;雕塑《拉奥孔》是米开朗琪罗伪造;西方民主是儒家的成果与变种,孔子是自由“守护神”;欧美文明是中华母体的派生与退化;“西方的世界历史(包括埃及和两河)不会超过1千年,而且在公元1700年之前不存在信史。”……。看了这些玄之又玄的玄识,我下意识地摸摸了裤兜里的身份证,硬硬的还在。只可惜,还没有电影《战狼2》那种封底加印了文字的护照。最近,胡鞍钢发布“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这种“自我”意识推向高潮。有意思的是,学界并对其研究并不是欢呼雀跃,而是相当警惕。

礼仪之邦的中国,无论古今其文化体系优秀的东西并不少,文献整理和考古发掘还在不停地发现各种伟大。古代农业无农药化肥、造物有工匠精神、书画有东方特色,这些都有历史及现实指向的文化意义。但无论列举多少古代的外邦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及效仿的事实,也无改今之中国制造业对要外科付出高昂专利费的事实,也无改今之外来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已成为普通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西装、西医、外语、快餐、动画、摇滚、电邮、网购、西式教育及学位制……。这是一种全球化影响下的地球村现象,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融入世界,国人享受到了各方面的全球化成果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难分你我彼此。文艺界的某些研究,却基于文化独特属性及历史现实等因素,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某些文艺门类及生活方式加以质疑甚至划出边界红线。某些崇古的自嗨式研究也是这种心态,甚至别有用心。在车轮时代,非要骑牛上学;在热兵器时代,非要强调刀叉剑戟十八般武艺;在数字化时代,非要回到手工时代;在机械化时代,非要刀耕火种……。某些“佛系”式的要回归到过去油灯、毛驴、线装书和诗词歌赋时代的思维方式并非不可,但也得认清什么是时代主流。收藏家马未都认为“最终救中国的一定是传统文化”,并提出“文化是第一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立马,网友的评论炸锅了。从物质、精神、制度到器物,文化类型这么多,能具体一点吗?显然,太监文化、小脚文化救不了吧?有的人,好像要回到穿长衫、拿毛笔、口吐诗词的古人状态才好。但古到何时呢?是先秦、魏晋,还是唐宋、元明呢?要知道,传统是变动不居的一条流动之河,人不可能两次踏进一条河中。没有毛笔和诗词之前,难道古人就不能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