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四 )



艺术每因各民族间的接触而得益,而发挥增进,却没有以艺术丧亡艺术的事情。不是吗?罗马希腊虽亡,罗马希腊人的艺术,却为东西各国的艺坛所尊崇推仰。这正是艺术的世界,是广大而无所界限。所以凡有他自己的生命的,都有立足在世界的资格,不容你以武力或资本等的势力来屈服与排斥;而且当各民族的艺术相接触的时候,辄发生互相吸引,互相提携的作用……②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文章插图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敦煌石室临本 纸本。纵25.2厘米,横20.6厘米。5行。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全文见《右军书记》:‘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 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现存此帖已残,仅存21字。释文 ……回近之,未许□□□。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任何“凡有他自己的生命”的艺术,往往都隐藏着人类的普遍情愫,不一定非得如华夷之辨那样分清楚哪国哪族?意大利出现的芭蕾舞,在俄罗斯发扬光大;中国发明的蹴鞠,变成风靡世界的足球。所以,即便是民族性很强的书法,也不要弄成外人莫入的自我封闭,书法成功申遗,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危机。任何艺术的创作、研究和发展,都应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眼光,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傲自大,而不卑不亢的态度最好。过度自信恰恰是某种不自信,一味尊古排外则是畸形的文化保守心理,若放之任之故步自封还算是好结果,如发生门户清理恐怕就是灾难性的了。比如,那些动辄讲书法“本体”,甚至狭隘到写毛笔字的观念,就堪称幼稚和粗暴。

参考文献:

①何崝:《由熊秉明的书学理论谈到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位》,载《文史杂志》2007年第2期,第27-29页。

②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载《东方艺术》2015年第12期,第126页。

(全文共4775字)

【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原载《书法赏评》2018年第2期

潘天寿#观点|研习书法也要有开放心态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