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考古百年记|千年历史之谜,阳关古址今何在?( 三 )


文章图片
考察队重走阳关道
2015年,甘肃、新疆两省区的考古工作者达成合作共识,就瓜州到楼兰间的辽阔地域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以期能填补以往考古工作的空白 。最初只在敦煌市南湖(今阳关镇)以古董滩为中心的地域经行了20多天的初试调查,在前人阳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卫星影像对重点地段与区域进行实地踏察,对所要面临的问题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
2017年,“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具体负责实施 。参与合作单位有: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敦煌市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阳关博物馆、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博物馆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等 。
从2017年9月开始到2019年,还有2020年2次补充调查,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开展野外考古工作 。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古董滩、寿昌城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内进行全面的实地勘查:包括寿昌城及其周边、红山口、古董滩、石棺材,阳关墓群及其周边烽隧(墩墩山、黄鸭洞、红泉坝烽隧)等 。重点调查古董滩及其周边,尤其是与汉晋时期丝绸之路南道相关的历史遗址,以实地考古踏查、采集器物标本为主,辅以对重要遗址的RTK测绘、测年采样、遥感航测及数据分析等科技考古手段 。
阳关|考古百年记|千年历史之谜,阳关古址今何在?
文章图片
寿昌城址调查(城墙夯层测量)
二、对古董滩遗址实施无人机航拍及红外线拍摄,对南湖寿昌古城址进行光学及红外线的航拍,并构建寿昌城址数字三维模型 。综合系统解析古董滩、寿昌城址地面可疑遗迹现象,为深入开展重点调查和考古试掘提供依据;对寿昌城址南部古水道进行地磁物探实验调查,探讨地磁物探技术在沙漠干燥环境中实施考古勘探的应用前景 。
三、开展小方盘城(玉门都尉府址)至墩墩山烽燧之间的支线长城(汉敦煌郡“西塞”塞墙及烽燧遗址)的考古调查,新发现了颜家庙墩以北的“头墩南墩”烽燧、“三墩”烽燧及 “五墩”烽燧等三处汉晋烽燧遗址,弥补了以往考古调查的空白,基本摸清了玉门关—阳关—线的古塞墙各段修筑方法及烽燧的具体空间布局 。
四、开展丝绸之路南道-阳关古道的考古调查 。古董滩西南西土沟上源及通往崔木土沟的古道调查,重点是青山梁南道及青山梁烽燧的野外踏查,明确了汉代以来从南湖(今阳关镇)可经青山梁南麓西南向穿越沙漠,直达崔木土沟的土门子、海子湾一带,再出崔木土沟向南可达阿克塞境阿尔金山北麓的草滩的古道走向,与丝路阳关南道相连接 。
阳关|考古百年记|千年历史之谜,阳关古址今何在?
文章图片
党河水库山阙烽烽燧调查采样
五、开展与汉敦煌郡“南塞”军事防御体系相关的考古调查 。在阿尔金山北麓,阿克塞县境安南坝—胡卢斯台—阿克塞沟—青崖子—大巴图口—小巴图口—长草沟—半个洼—加尔乌宗—五个泉口段、肃北县境西水敖包—党城—独山子—东山口—红柳峡口—石包城—红山口子—昌马段的汉唐烽燧的丝路南道防御系统调查,以及大额博图口—双墩子烽燧—双墩子北墩烽燧—西土沟段红泉坝烽燧—古董滩南墩—西土沟西烽燧—古董滩—墩墩山烽燧的南北向敦煌通往青海的古道线路调查等 。新发现的汉唐以来的烽燧及障城遗址,以及与阿尔金山通往青海的重要山口相关联的隘口遗址,这些野外调查的最新收获,改写了我们之前对丝绸之路南线走向及敦煌郡“南塞”防御系统的模糊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