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和精神世界( 四 )


杨绛经常引用英国作家沃尔波尔的话:“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 , 用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 体现了她对喜剧和悲剧精神的理解 。 喜剧的基础是理性精神 , 因为人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和理性能力 , 所以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丑陋、缺陷、滑稽 , 笑本身也是一种讽刺和批判 。 用感情来领会它就是个悲剧 , 因为世界、人生和人性是不完满的 , 令人悲伤 。 这本书也用喜智和悲智来概括杨绛的创作 , 我认为杨绛把喜剧精神和悲剧精神结合得非常好 , 喜剧和悲剧意识的辩证统一 , 贯穿了她所有的创作 , 既是情感的辩证法 , 也是艺术的辩证法 。 比如《我们仨》 , 是写人生普遍的大悲 , 至爱的分离 , 我们在读的时候能感到深刻的悲痛 , 同时你又不沉溺于这种悲痛 , 变成感伤癖 , 因为她在写悲的时候 , 用充满生气的欢乐生动的画面来表现 , 比如亲人相聚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欢乐时光 , 就是以喜写悲 。
新京报:《喜智与悲智》这本书也论及杨绛先生喜剧中的悲剧倾向 , 她最后一部戏剧正是悲剧《风絮》 。 《风絮》中有明确的对英雄幻想的批判 。 这一批判的意义是什么?
吕约:《风絮》通过一个女性的视角来表现“英雄幻想”与现实人生的冲突 , 回应了“五四”启蒙文学的重要命题之一:英雄主题 。 鲁迅那一代人面对的是外来文明的挑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 , 他的《摩罗诗力说》实际上是呼唤文化英雄的 , 但是鲁迅比一般的英雄主题书写者深刻的地方在于 , 他一方面渴望英雄出现 , 但又始终对英雄的内涵、命运和社会历史效果保持深刻怀疑 。
杨绛的《风絮》,一方面回应了“五四”启蒙文学的“英雄”主题 , 同时完成了一种改写 。 故事的主人公方景山一心想当救世主 , 成为英雄 , 但他想象中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之间有巨大的反差 。 这体现了杨绛对于英雄和凡人这一对概念的反思 , 呈现出英雄的理想与实质 , 以及英雄幻想与牺牲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 这样的思考 , 建立在她对人性局限性的深刻洞察上 。 在鲁迅笔下 , 英雄跟牺牲者往往是合一的 。 在杨绛笔下 , 这个“英雄”是要求别人去牺牲的 , 而且他认为既然我是英雄 , 你为我的理想牺牲就是天经地义的 , 所以他的妻子在觉醒之后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批判 。 这样 , 英雄跟牺牲者就变成了一对矛盾 , 英雄不再是牺牲者 , 而是英雄制造了牺牲者 。
杨绛始终与盲目的英雄狂热保持距离 , 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英雄幻想 。 她强调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 甚至不愿说自己是知识分子 , 因为她了解这种英雄狂热的危险性 , 盲目的英雄狂热往往会制造无数的社会历史灾难 。
新京报:你这本书的关键词是“喜智与悲智” , 用来概括杨绛的创作 , 刚才也说到一些 。 具体来说 , 怎么理解这两个关键词?
吕约:杨绛不仅是一个作家、知识分子 , 而且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智者 , 有非常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智慧 。
“悲智”源于一个佛教概念 , 指的是慈悲与智慧 。 面对人性的缺陷 , 面对人生的种种缺憾 , 比如生、老、病、死、爱别离等佛教说的八苦 , 杨绛是有大悲在的 。 她有勇气 , 而且有艺术才华去表达这种大悲 。 我所理解的文学中的“悲智” , 就是一个作家的悲剧智慧 。 “喜智”这个概念是我自己发明的 , 是从“悲智”延伸而来的 , 既然有悲智就有喜智 。 人生中的喜与悲是不可分割的 , 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 , 是相反相成的 。 喜剧智慧和悲剧智慧 , 在一个好的作家那里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 这样他在观察和表达人生和世界的时候才有完整的力量 , 而不是片面的、割裂的 。 我用“喜智与悲智”来命名杨绛文学创作的特点 , 也是她智慧的特征 。 这也启发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 , 追求一种更高层面的智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