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背后的女人( 五 )


|《第一炉香》背后的女人
本文图片

▲张爱玲1966年于华盛顿 。
她在小说《半生缘》里写道: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 , 其实你应该知道 , 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赖雅走后五年 , 张爱玲几乎与外界断了来往 , 在洛杉矶 , 开始了长达22年的幽居生活 。
她不喜见人 , 不愿应酬 , 不接电话 , 和外人沟通只用纸条和简短书信 , 极力避免任何语言交流 。 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 , 她很少出门 , 报纸也不怎么看 , 只是每天12小时开着电视 , 把音量开到极大 , 抵抗寂寞 。
她晚年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 , 怕虱子 , 怕痒 , 经常穿那种宽大的灯笼衣 , 头发都剪掉了 , 出门就包头巾或者戴假发套 , 并且为了躲跳蚤 , 开始疯狂地搬家 。 短短几年内 , 累计搬了180多次 。
因为频繁搬家 , 她的生活用品也极简到令人发指 。 行军床 , 折叠椅 , 折叠梯 , 电视机 , 落地灯就是她全部的家具 。 她晚年的大量学术和翻译工作 , 甚至是趴在叠起的纸盒上面完成的 。
当我们觉得她活得家徒四壁时 , 她却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身外之物还是丢得不够彻底 。 ”
当我们觉得她活得孤单一人时 , 她却花十年时间阅读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 写了一本学术论著《红楼梦魇》 。
|《第一炉香》背后的女人
本文图片

▲张爱玲 。
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的张爱玲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再度声名日隆 , 外界再次将她捧红 。 她先是被台湾、香港承认 , 继而被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认可 。 两岸三地掀起了张爱玲文学热 , 世人对她的绝代风华惊叹不已 , 不少的学者都试图向她发起回国邀请 。
只是这一切与张爱玲已经无关了 , 毁也罢 , 誉也罢 , 她已然是不在乎的了 。 正如19岁时她在《我的天才梦》里写的倒数第二句所言:“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 , 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 ”
1995年9月8日 , 洛杉矶西木区的一幢白色公寓内 , 房东发现206号的一位中国老妇人死了 。
房东发现她的情形是这样的:屋里保暖的日光灯还开着 , 各种证件都收拾好了 , 放在门口处 。 她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 , 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 , 头朝着房门 , 脸向外 , 遗容安详 , 只是出奇的瘦 。
22天后 , 9月30日 , 按照她的遗嘱 , 亲友将她的骨灰撒向苍茫大海 。
那天 , 正好是她75岁的生日 。
自从1955年乘上去美国的游轮到1995年魂归大海 , 真是40年如一梦 。
余秋雨在《张爱玲之死》中说:
她死得很寂寞 , 就像她活得很寂寞 。 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 , 是她告诉历史 ,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 正是在这一角中 , 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
|《第一炉香》背后的女人
本文图片

▲张爱玲最有名的一张照片 , 34岁摄于香港 , 照片中的她高傲优雅 。
1994年 , 张爱玲罕见地出版了最后一本散文集《对照记》 , 附录展示了五十四张照片 , 每张照片配有文字说明 。
文风受到张爱玲极大感染的李碧华看着《对照记》曾说 , 捧在手中一页页的掀 , 如同乱纹中依稀一个自画像:稚雅 , 成长 , 茂盛 , 荒凉……
那年深秋《对照记》获奖 , 台北《中国时报》授予张爱玲第十七届文学奖特别成就奖 。
她不愿去领奖 , 只回复了获奖感言 , 另外拍了一张照片寄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