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矛盾与统一( 六 )


因此 , 当我们面对长达5.28米、包含着684个人物、122座房屋、29艘船艇的《清明上河图》卷时 , 我们不应当仅从“规模宏大”的意义上去理解它 , 而且要把它放在“历时性”观看的原则下去解读 。 也就是说 , 这一长卷的长度 , 所展现的不只是物理的长度 , 还是时间的长度 。 它是一部电影 , 更准确地说 , 是一部纪录片 。 就像《韩熙载夜宴图》卷的镜头从夜宴初起持续到意兴阑珊 , 就像《洛神赋图》卷的故事贯穿了相遇与别离一样 , 这部名叫《清明上河图》的“纪录片” , 记录的不是某一天(如清明节)的生活 , 而是包含了一年的四时 , 记录了汴河两岸各阶层百姓的劳作与生息、光荣与苦难 。 在此 , 我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卷首的枯木寒林 , 描绘的是一片荒芜的冬景;从踏青返城的队伍(轿上插柳是清明节的标志)到木船在汴河中平稳航行 , 杨柳依依 , 春水漫漫 , 是清明前后的图景;从水流湍急的虹桥一直到画尾 , 是喧嚣热闹的夏日(当然 , 《清明上河图》卷的时节转换是渐变的 , 不宜寻找一个准确的地标 , 在此姑妄言之);而长卷在赵太丞家附近戛然而止 , 结束得甚为唐突 , 我相信《清明上河图》卷的结尾是被截去的 , 而那截去的部分 , 应当是汴京城的秋天 。

关于《清明上河图》卷尾是否有被截去的部分 , 也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 。 郑振铎认为:“这个长卷到了这里截然中止 , 令人有‘不足’之感 。 ”孙机说:“(《清明上河图》卷)经过一处十字路口 , 画卷就戛然而止 , 分明是一个残卷 。 ”余辉则认为《清明上河图》全卷基本完整 , 缺少的是卷首部分 , 约在一尺以内 , “由于该卷在北宋装裱后又经过数次重裱 , 这种被装裱师数次切边造成卷首、卷尾有残缺的现象是比较多见的 , 树干虽有残缺 , 但树的重心特别是树枝纷纷向画幅内斜倚 , 显然 , 这里已经是结尾了 。 ”
在这里 , 我与余辉的看法略有不同 。 我认为《清明上河图》卷尾是被裁切截断的 , 因为《清明上河图》卷从荒疏到繁密 , 从寂静到热烈 , 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 无论我们把《清明上河图》卷当作一首交响曲还是一部电影 , 它的整个叙事是有节奏、有线条感的 。 这个节奏 , 在整幅画卷进入到高潮部分的时候突然中止 , 这是不正常的 。 赵太丞家门口的街巷 , 怎么看怎么不像整个长卷的结尾 。 至于余辉说到“树枝纷纷向画幅内斜倚” , 那也只是整棵树被截去一半之后的残余姿态而已 , 并不像是画家有意的收尾 。
之所以说“略有不同” , 是因为我认为《清明上河图》卷尾虽被裁掉了 , 但裁掉的部分 , 并不像郑振铎、孙机估计的那么多 。 郑振铎、孙机认为 , “《清明上河图》的场面还应该向前展开 , 要画到金明池为止” , 那样 , 《清明上河图》就会变成一幅没有边际、包罗万象的超级长卷 , 是不现实的 。 明代李东阳一生中曾三次观览《清明上河图》卷 , 并且两次留下跋文 。 他在公元1510年所写的跋文上已经写明了 , 《清明上河图》“长二丈有奇……其卷轴完整如故” , 也就是说 , 李东阳看到过《清明上河图》的“完整版” , 它的长度是二丈多 , 按明代一裁尺约合今34.1厘米计算 , 二丈就是682厘米 , “二丈有奇” , 有可能达到7米多 , 比目前残存的5.28米《清明上河图》卷要长1米多 。
如此算来 , 《清明上河图》卷是少了一段的 。 至于它何时被截断 , 为什么要截断 , 已经无法知道 , 那被截掉的一段 , 也在岁月中消失了 。 被截断的长度 , 不算长也不算短 , 大约1米多 。 那消失的1米多 , 很可能就是一段被裁掉的秋天 。 有了那个秋天 , 汴河岸边那座大城就有了完整的四季 , 画中因季节而出现的矛盾 , 都因为我们把时间尺度由“一天”放大到了“一年” , 而不再成为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