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矛盾与统一( 五 )


类似的细节 , 在《清明上河图》卷上不知能找出多少 。 像《清明上河图》卷这样一幅史诗级的图卷 , 是由无数个局部的图像汇集成的 , 每一个局部都是一幅单独的画面 , 向观者提供丰富动人的细节 。 《清明上河图》既是宏观的 , 又是微观的 , 那些看似微小的细节 , 让整卷绘画流动起来 , 生动起来 , 宛如一条浩荡不息的大河 , 不知汇进了多少细小的水滴 。 像张择端这样一位功力深厚的画家 , 在完成《清明上河图》这样一件浩大而精微的伟大作品之前 , 必定是经过了漫长的准备、缜密的规划、耐心的经营的 , 不可能出现如此众多的、没心没肺的“错误” 。 因此 , 在我看来 , 上述这些“混乱”并非来自《清明上河图》卷本身 , 而是来自我们这些观者 。 假如画面上出现了如此大面积的“错误” , 这很可能说明它们原本就不是什么“错误” , 而是我们压根儿就没有读懂 。
在我看来 , 《清明上河图》卷是一部含纳了春夏秋冬四时(古人不说“四季” , 只说“四时”)的画卷 , 有如《诗经》里的《七月》诗 , “七月流火 , 九月授衣”……伴随着时令季节的推进 , 排布出人世间的沧桑与繁华 。

我这样讲 , 不是要当和事佬 , 为《清明上河图》卷的画名画意之辩和稀泥 。 我这样说 , 是基于中国绘画特殊的表现形式 , 并由此延展出中国画家特有的时空意识 。
我在《故宫的古画之美》一书中开篇即说:“中国早期找得出画家名字的绘画 , 大抵上都采取了横卷的形式 。 ”关于“卷” , 徐邦达有这样的定义:“裱成横长的样式 , 放在桌上边卷边看的叫作‘卷’ 。 ”而竖长的挂轴、条屏 , 大约到北宋时代才渐渐流行 。
也就是说 , 这种“横卷的形式” , 亦即“手卷” , 在晋唐之际的绢本或纸本绘画中 , 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形式 。 这种横卷或者手卷 , 又带来了中国人观看绘画的方式的不同:当一个观画者观赏一幅手卷时 , 他要用左手展放 , 同时用右手来收卷 , 于是 , 他能够看到的画幅 , 相当于双手之间的长度(约一米左右) , 不像现在博物馆的画展那样 , 把古代绘画抻平拉直 , 放在展厅里 , 以方便大家观看 。 因为手卷是在手中一节节地展开的 , 因此观者看到的画面 , 永远只是一个局部(这或许就是张择端特别强调局部的原因) , 而那展露的局部 , 又随着他双手的放-收动作一点点地移动 , 就像电影的镜头一样 。 所以 , 中国人看手卷与欣赏西方绘画不一样 。 西方的油画 , 无论画幅多么巨大 , 都是一览无余的 。 观者的目光可以覆盖绘画的全部 , 因此对油画的观看是一种“共时性”(synchronic)观看 , 而中国人对于一幅手卷的观赏则不是“共时性”的 , 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里一览无余 , 而是“历时性”(diachronic)的 , 就像我们今天看电影那样 , 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跨度才能完成 , 因此我把手卷称为古代的“电影” 。
中国古代许多绘画长卷 , 里面都包含了一个时间的长度 , 这使绘画长卷有了很强的叙事性 , 可以完整讲述某个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 它们不是像一张照片、一个镜头 , 只抓取瞬间的影像 , 而是像电影(纪录片)一样 , 记录了一个较长时段的影像 。 西方古典绘画 , 无论其透视学多么发达 , 也只描绘一个“3D”(三维)的世界 , 只能包含事物的长、宽、高 , 而中国古代绘画 , 不只是“3D”(三维)的 , 更是“4D”(四维)的 , 那多出来的一“D”(一个维度) , 就是时间 。 至于哪种绘画更加优越 , 已经无须多言了 。 这正是中国古代艺术赋予我们文化自豪感的原因之一 。 因此 , 只有通过“历时性”的观看 , 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 , 否则 , 画中的人物(如《洛神赋图》卷里的曹植与洛神、《韩熙载夜宴图》卷里的韩熙载)为什么会反复出现 , 对时间的暗示为什么不一致 , 就显得不可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