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矛盾与统一( 三 )


有关《清明上河图》卷画名画意的争论就此展开 , “春景论”和“秋景论”都没有妥协的意思 , 且旁征博引 , 不断夯实自己的论点 。 这些争论的好处 , 是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清明上河图》的细节 , 也引向宋代的市井民情 , 使“清明上河学”沿着“微观研究”的路径一路挺进 。 “春景说”认为:木炭为一年四季必备之燃料;村庄的空场上未见丰收之谷物 , 因此不是秋季;卖“新酒”的时间不仅是中秋节 , 其余节令甚至岁末均有新酒 , 如赵抃诗云:“更上高峰尽高处 , 黄花新酒醉重阳” , 这是重阳节饮新酒 , 张耒诗云:“家家新酒滴新醅 , 残岁峥嵘春欲回” , 这是岁末饮新酒;关于《清明上河图》卷中的扇子 , 北宋寒食节、清明节都有以扇子“扑搏”(一种赌博或类似的游戏)和“便面”(文人雅士以扇障面避免寒暄)的习俗 , 图中的落魄文人与得意官员狭路相逢 , 他只好以扇遮面 , 以免显得尴尬 , 因此 , 北宋的扇子具有多种用途 , 并非只为拂暑扇凉之用 。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艺术史博士彭慧萍引述气象史文献来考察《清明上河图》卷的季节范围 , 把孔宪易等人曾经指出的《清明上河图》卷中人物穿着问题引向深入 , 从而出现了一个更深的疑点 。
疑点五:画中穿单衣短褐者多达55人 , 其中仅着短裤者多达47人(图) , 更有多人上身赤膊或赤臂(图) 。 无论是赤膊上阵 , 还是轻衫短袖 , 都不是乍暖还寒时节的穿着 。 这是否意味着北宋末年 , 清明节的气温较高 , 让老百姓纷纷脱下长衫 , 换上短打?
东、西方历史气象学家对于宋代气候的研究结果却与上面的猜测相悖 , 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 , 在北宋徽宗末年到南宋中期的1110年至12世纪90年代这段时间里 , 正处于一个此前数百年罕见的低温寒潮期 , 这一时期的异常低温 , 在中国表现得更加明显 , 我在《故宫的古画之美》一书中写到《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 开篇即从北宋末年的那场大雪写起 。 那是因为我在史料中查到了关于当时气候的大量记载 。 而那时的气候条件 , 从宋代绘画上也可见端倪 。 所以我在《风雪》一文中说:“一入宋代 , 中国绘画就呈现出大雪凝寒的气象 。 ”故宫博物院藏《渔村小雪图》《江山归棹图》《芦汀密雪图》这些宋代绘画 , 无不透露出彻骨的寒意 。 彭慧萍提示:“宣和末至南宋初正好为极冷低温时段 , 然《清明上河图》却描绘多人赤膊、赤臂或仅着短裤 。 故凡认为《清明上河图》成绘于宣和末或南宋初清明节者须格外考虑此一问题 。 ”她结合宋代文献中对气象的记录 , 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情境中1100—1186年间的寒食节、清明节应较当今更冷更低寒 。 张择端于初春时节体验目睹的人物穿着 , 应较《清明上河图》画中所见的赤膊、短袖更为厚实 。 ”
在林林总总的疑点之上 , 高木森对《清明上河图》卷的画名和画意提出新解:所谓“清明” , 非指时间 , 而是一个地名——清明坊 。 据《宋会要辑稿》 , 汴京内外城及郊区共分一百三十六坊 , 外城东之郊区共分作三坊 , 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 即东水门地区 , 这正是《清明上河图》所绘制的地区 。 《东京梦华录》有这样的记载:“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 , 其桥无柱 , 皆以巨木虚架 , 饰以丹艧 , 宛如飞虹” , 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场景完全吻合 。 而“上河” , 也不是“上河边去” , “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 , 而应该作为名词解释 , 金维诺先生认为 , “上河”是“汴河”的别称 , “上河”就是“汴河” , “汴河”就是“上河” 。 如此 , 《清明上河图》的意思 , 就是“在清明坊附近的汴河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