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紫禁城里最早的火灾及原因分析( 二 )


北京紫禁城|紫禁城里最早的火灾及原因分析
本文图片

图3《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鳌山灯棚
鳌山灯会的举办 , 在当时构成了巨大的火灾隐患 ,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 火源多 。 鳌山灯由大量的灯堆叠而成 , 严格来说是挂在工匠预先搭设好的木架子上 , 灯与灯之间通过“火油爆管”(即安设在导管内的引线)连接 。 波斯(今伊朗)使者火者·盖耶速丁在明永乐年间来华 , 并著有《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 其中记载了永乐十九年(1421)鳌山灯火的场景:这是为庆贺“灯节”而搭设的鳌山 , 鳌山灯火表演可达7天;在午门前有用木头搭成的小山 , 整个面上覆盖有松柏枝 , 就像一座绿山 , 也就是鳌的形状;鳌山上挂着十万盏灯 , 这些灯用绳子连着;绳子上穿着火油爆管;当一盏灯点然后 , 爆管开始沿着绳子滑动 , 把它接触到的灯点燃 , 刹那间从山顶到山底灯火通明 。 不难看出 , 十万盏灯其实就是火源 , 它们构成巨大的火灾隐患 , 任何一盏灯失火 , 均有可能诱发火灾 。 由此可以推测 , 永乐十三年午门火灾时的鳌山灯数量不在少数 , 且均为火源 。
其二 , 易燃易爆物品多 。 古代元宵灯会往往伴随着烟火表演 。 如明代官员呂毖所撰《明宫史》卷二载有:“或于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 , 有高至十三层者 。 派近侍上灯 , 钟鼓司作乐 , 内府供用库备蜡烛 , 内官监备奇花、火炮、巧线、盒子、烟火、火人、火马之类” 。 由上可知 , 明代鳌山灯不仅体型大、数量多 , 而且里面有蜡烛、火炮、火药等易燃易爆物品 , 这些如果物品如果不做好防控 , 很容易诱发火灾 。 不仅如此 , 明代火药种类多样 。 如官员沈榜所撰《宛署杂记》卷十七就载有烟火的不同种类:响炮(有声)、起火(高起)、三级浪(起火中带炮连声)、地老鼠(旋绕地上)等 。 这些火药由生铁粉掺杂硝、硫磺、灰等 。 更有甚者 , 有专门的烟火匠人把各式各样的烟火绑在高大的木架子上 , 各个烟火之间用火药线(火油爆管)连起来 , 只要点燃第一个烟火的引线 , 其它的烟火可自动燃放 , 产生与《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描述相近的照明效果 。 不仅如此 , 明代的工匠还能把火药制作成不同颜色的火焰 。 明代杂记《墨娥小录》卷六还提供了不同火焰颜色的配方 , 如硝、硫磺、碳、铁屑组合后 , 可发出黄色火焰;硝、硫磺、碳、铜粉组合后 , 可发出绿色火焰;硝、滑石、碳组合后 , 可发出紫色火焰等 。 由上可知 , 鳌山灯会上的烟火虽然五彩斑斓的 , 但其制作材料为易燃易爆物品 。 此外 , 搭设鳌山灯的木架子也容易着火 , 因而属于易燃品 。
其三 , 缺乏消防通道 。 因为鳌山灯体型巨大、色彩绚丽 , 因而从百姓到皇帝都乐于观赏 。 如明朝史学家陈建所撰《皇明历朝资制通纪》 , 其中卷六载有“(永乐十年)正月 , 元宵节 , 赐文武群臣宴 , 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 。 自是 , 岁以为常 。 上或御午门示御制 , 使儒臣奉和以为乐 。 ”永乐皇帝下令 , 在每年元宵节时 , 臣民均可到午门观看鳌山灯会 , 以体现与民同乐的思想 。 他甚至会亲自登临午门 , 与百姓同乐 。 不仅如此 , 鳌山灯会还放烟花 , 还有宫娥翩翩起舞 , 钟鼓司亦伴奏优美音乐 , 其吸引力大 , 因而围观者多 。 如图4所示的明代风俗画《上元灯彩图》 , 其中心内容绘制的是一座鳌山灯 , 由江南造园的太湖石堆成假山形式 , 不同形式彩灯 , 以民间故事人物为主题 , 贯穿其中 , 而周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围观者 。 如此多的观众 , 如果缺乏必要的消防通道 , 不仅在出现火灾时不利于救援 , 而且还会造成观者踩踏事故 。 而永乐十三年的午门火灾中 , 因为观灯的人太多 , 很多人来不及逃走 , 或被踩死 , 或被火烧死 , 连都督同知马旺也被烧死了 。